1.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受地质规律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短时间内无法更新性、总量基本固定的(即用一点,少一点)等特点。
2.利用对策:
⑴把实行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农业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体系。尽可能延长其耗竭时间,实现资源最优耗竭。
⑵应从深度和广度上开源,加强地质勘探,强化从地壳深处与海洋远处寻找新的资源,增加资源储量。
⑶研究开发新型替代资源以供利用,要做到经济的发展不以资源的耗竭为代价,要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最终目的。
⑷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由于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可以采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即实现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
A.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 B.气候干旱,降水少 |
C.灌溉农业发达 | D.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 |
A.河流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 |
B.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了地表植被的生长 |
C.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出现断流预警 |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kg)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型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型 |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公顷)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A.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
B.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 |
C.由于两地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
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中国西部 | 美国西部 | |||
地理位置 | 纬度 | | | |
海陆 | | | | |
地形 | | | | |
气候 | | | | |
植被 | | | | |
资源 | | | |
|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美国西部 | 中国西部 | |||
开发条件 | 有利 | | | |
不利 | | | |
A.②③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①③④ |
A.①④⑥⑦ | B.①③⑥⑦ | C.②③⑤⑥ | D.②④⑤⑥ |
A.从历史上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只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 |
B.我国土地荒漠化仅指土地沙漠化 |
C.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首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 |
D.荒漠化土地不包括工矿业建设所造成的退化土地 |
A.人口众多,土地的承载量在逐年下降 | B.土地资源有限,后备可供开垦荒地不足 |
C.国土总面积大,耕地相对比重小 | D.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耕地增长速度 |
| 耕地 | 林地 | 草山草坡 | 湖泊 | 其他 |
1976年 | 45.2% | 4% | 8% | 2% | 40.8% |
1996年 | 30.8% | 14% | 20.3% | 10.8% | 24.1% |
| 秸秆 | 薪柴 | 煤炭 | 沼气 | 小水电 | 其他 |
1976年 | 50.3% | 32.4% | 10.3% | 0.5% | 0.8% | 5.7% |
1996年 | 20.5% | 10.8% | 15.4% | 35.3% | 15.2% | 2.8%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②④ |
A.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一定时,新增湿地面积和年均入海泥沙量成负相关关系 |
B.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3 m和年均入海泥沙量为5亿—6亿吨时,年均湿地面积增加5—10 km2 |
C.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4 m时,若增加湿地面积20 km2需入至少海泥沙量6亿吨 |
D.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5 m时,年均入海泥沙量为5亿吨是湿地面积增加的临界点 |
A.风力侵蚀 | B.风力沉积 |
C.流水侵蚀 | D.流水沉积 |
A.拦沙蓄水 | B.发电灌溉 |
C.防洪抗旱 | D.调节气候 |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 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
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
A.甲时最大 | B.乙时最小 |
C.丙时最小 |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
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
A.不能补给鄱阳湖 | B.不能补给洞庭湖 |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
A.蓄水发电 | B.水产养殖 |
C.拦泥蓄水 | D.修桥筑路 |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 |
B.以国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质量和竞争力 |
C.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
A.发电 | B.防洪 | C.养殖 | D.梯级开发 |
A.广泛分布有肥沃的黑土 | B.广泛分布有黄土 | |||||||||||||||||||||||||||||||||||||||||||||||||||||||||||||||||||||||||||||||||||||||
C.分布有砖红壤 | D.有肥力较低的红壤 | |||||||||||||||||||||||||||||||||||||||||||||||||||||||||||||||||||||||||||||||||||||||
有关青藏高寒区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