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史学家借以“重现”历史的基础。确凿丰富的史料有利于人们真切的认识历史,真切的“重现”历史的原貌。二、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社会学资料、民俗学资料、社会调查资料、口述史料在历史“重现”中有着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运用各种史料可以更全面、系统地“重现”历史。
一、史料搜集整理法;二、历史分析法:如结构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等;三、历史表述法:如长编法和类叙法等;四、当今的重要研究方法:如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等。
A.微言大义 | B.秉笔直书 | C.重视档案材料 | D.提倡整体史观 | |
各国使用的世界地图基本是两种:一种是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亚洲一些国家,如中、日等使用的便是这种世界地图;另一种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西方和美洲国家都使用这种世界地图。由此可见,地图的绘制的差异体现了
| ||||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 ||||
[ ] | ||||
A、颂古非今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 ||||
下列能准确反映古代区域文明发展状况的有 ①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 ②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 ③区域文明发展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 ④区域文明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 | ||||
[ ] | ||||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 ] | ||||
A.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B.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D.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确‘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一一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 ] | ||||
A.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B.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D.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 ] | ||||
A、研究历史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 B、要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C、史学是要告诉人们过去的事情 D、史学就是当代人对过去的认识 |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 ] |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 ||||
汤因比说:“人类的生活是生活在时间的深度上的;现在的行动的发生不仅在预示将来,而且也是根据了过去。假如你随意忽视、不去思考甚或损伤过去,那么你就妨碍自己在现在去采取有理智的行动。”在这里,汤因比强调的是 | ||||
[ ] |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历史学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C.历史学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D.历史是人类对过去的总结 |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这表明他认为中国历史具有 | ||||
[ ] | ||||
A.艺术性 B.延续性 C.多变性 D.神秘性 |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 ] | ||||
A.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B.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D.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从这段话中可以判断,布罗代尔最想强调的是 | ||||
[ ] | ||||
A.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B.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历史 D.应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
新史学倡导者鲁滨逊说:“(历史)可以被用来解除对各种生疏不明情况的迷惑……这并 不是因为我们的过去会给我们提供行动的范例,而是因为我们充分理解了过去,便可以更充分的理解现状,我们的行动就是建立在这样基础上面的。”在这里,鲁滨逊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 | ||||
[ ] | ||||
A.“复原”过去理解现实 B.资于治道,把握方向 C.鉴于往事,指引未来 D.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 |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
[ ] |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C.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 ||||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互,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12年,恰逢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在伦敦举办。国际奥委会授权东道主编撰写三本宣传手册: (1)现代奥运会创办者顾拜旦等人的贡献。(2)19世纪末至2004年各届奥运会重大花絮。(3)每届奥运会的基本情况。如果由你来编写,你认为与三本手册相应的较好的编撰体例是 | ||||
[ ] | ||||
A.纪传体编年体笔记体 B.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C.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 D.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 ||||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 ||||
[ ] | ||||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 ||||
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 | ||||
[ ] | ||||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C.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 ||||
考古学有几个常用的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 “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下列属于考古学“方法”的是 | ||||
[ ] | ||||
A、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发掘原始人类头盖骨 B、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古墓内部遗存状况 C、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社会特征 D、运用DNA解码技术探究中国人祖先由来 | ||||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型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 ||||
[ ] | ||||
A、理论构建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 ||||
“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这个“前提——结论”式的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 ||||
[ ] | ||||
A.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B.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
[ ] |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C.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 ||||
掌握恰当的史学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
[ ] |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 ||||
[ ] | ||||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 ||||
【探索历史的奥秘】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 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 ||||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 ||||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 ||||
[ ] | ||||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 ||||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有学者提出“消灭”应翻译为“扬弃”。理由是原文“Aufhebung”出自黑格尔的《小逻辑》,有既否定又肯定之意,译为“扬弃”则能表示“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但也有学者从上下文语境和词义的角度予以反驳。对这场争论的正确认识应当是 | ||||
[ ] | ||||
A.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 B.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 C.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 D.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 | ||||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 ||||
[ ] | ||||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B、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历史的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 ||||
——据《论孔子思想》 | ||||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 ||||
——据《略论孔于思想的阶级性》 | ||||
问题: | ||||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
[ ] |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 ||||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 ||||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 ||||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 ||||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 ||||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 ||||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 ||||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 ] | ||||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 ||||
国内学术界曾对晚清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不同的解凑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
[ ] | ||||
A.政治文明演进 B.经济转型 C.社会思潮激荡 D.社会群体 | ||||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
[ ] | ||||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 ||||
[ ] | ||||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 ||||
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的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诺赫在此强调的是 | ||||
[ ] | ||||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 ||||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 ||||
[ ] | ||||
A.与时代同行 B.由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 ||||
近期,出现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质是 | ||||
[ ] | ||||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革命史观的消失 C.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 | ||||
将近现代历史看做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 ||||
[ ] | ||||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 ||||
《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
[ ] | ||||
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 C.历史教学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