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图中D为_____地区,该区域的农业以_____(“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2)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图中D为_____地区,该区域的农业以_____(“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2)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D为_____地区,该区域的农业以_____(“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2)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在④___(省份简称)注入___海。
(3)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D.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答案

(1)西北   畜牧业 
(2)黄河  鲁   渤海
(3)京广线  D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D为西北地区,该区域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在④山东省注入渤海,山东省的简称是鲁。
(3)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京九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即由北方地区进入南方地区,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北方地区的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薄,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大。
举一反三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有我国的红土地
B.乙区域有我国的黑土地和黄土地
C.丙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跨纬度最大的
D.丁区域是我国的高寒之地
小题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B.秦岭、淮河
C.南岭、武夷山D.祁连山、天山
小题3:跨甲、乙、丙、丁四区域的省是(       )
A.四川B.宁夏C.甘肃D.湖北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形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海陆位置D.太阳辐射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________地。
(2)④、⑤两地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3)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b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右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高原,该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5)M为______ (山脉)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四大地区略图

材料二:乙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在地理课上,老师建议:去乙地旅游时间最好是7、8月;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品、羽
绒服等;有心、肺、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需携带吸氧用具等。
(1)图中山脉①、②、④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填数字代号)。
(2)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该地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
(3)河流③是世界第三长河,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
(4)甲省区的全称是                  
(5)③、④两地所在的温度带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6)③省     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7)阅读材料二中老师的建议,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C. 气候D. 地形
2.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B─南方地区B. ②─A─南方地区
C. ④─C─青藏地区D. ③─D─西北地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