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长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甲、乙两幅景观图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是______,该河段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图中水利枢纽D、E中,

读图“长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甲、乙两幅景观图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是______,该河段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图中水利枢纽D、E中,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图“长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甲、乙两幅景观图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是______,该河段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图中水利枢纽D、E中,代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是_______________。
(2)长江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沿江地带,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其中支流A是___________,铁路线B是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大的城市C是_________________,从市场角度分析,该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  水能   E
(2)自西向东  汉江  京广铁路
(3)上海  消费市场广阔
解析

(1)长江上游段,地势落差大,流速较快。所以图中甲为上游河段,乙为中下游河段。上游虽不利于航运,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图中D为葛洲坝,E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长江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流。图中支流A是汉江,铁路线B经过湖北武汉为京广铁路。
(3)我国最大的城市C是上海,从市场角度分析,该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消费市场广阔。
举一反三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经最大的工业城市A____________注入东海。
(2)长江干支流是沟通我国_________(东西或南北)部的重要纽带,有“黄金水道”之称。
(3)与长江相交于武汉,纵贯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线。
(4)图中B______________水电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5)为防治长江水污染,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任写一点即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长江沿江地带与南北沿海经济带及西部地区,构成的经济格局是    (    )
A.“H”形B.“S”形C.“X”形D.“T”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长江与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帮助他们完成以下研究内容。(7分)
材料1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2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是区域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材料3  据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空气质量日报统计;2013年5月26日-6月4日的十天中,全市空气有5天为轻度污染,4天为良,1天为优。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地势第___级阶梯,这两条河流的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均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资源。
(2)黄河中游流经A所在的______________(地形区),该区地表千沟万壑,存在着严重的___________问题。
(3)长江沿岸地区工业高度发达,下游___________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今年8月16日-24日南京将迎来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结合材料3,该兴趣小组决定开展“让南京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的主题环保活动,请你来参与,例举一条造成南京空气污染的原因:___________,提出一条改善南京空气质量的建议: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是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1:该漫画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旱涝灾害
C.土壤盐碱化 D.土壤荒漠化
小题2:该漫画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滥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不合理灌溉
小题3:与长江相比,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极其狭小,主要原因是
A.多峡谷,水流急B.多洼地,降水少
C.多瀑布,河道深D.“地上河”,少支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是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是图中A、B、C的_______。(1分)
(2)图中M、N 、P三个城市均位于两江汇合处,其中M城市是________,流经该市的雅砻江建有著名的_________水电站。(2分)
(3)以N为中心形成长江上游城市群, 以P为中心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则N、P两个城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分)
(4)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洞庭湖,容水量减少,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请分析原因。(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