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液态氯气(Cl2)大量泄漏挥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当地消防队迅速进入抢险,采用高压喷淋水枪,向槽罐车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液态氯气(Cl2)大量泄漏挥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当地消防队迅速进入抢险,采用高压喷淋水枪,向槽罐车

题型:如东县二模难度:来源: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液态氯气(Cl2)大量泄漏挥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当地消防队迅速进入抢险,采用高压喷淋水枪,向槽罐车周围持续喷洒雾状水,让空气中氯气的含量降低.
小帆根据上述信息猜测:A.氯气一定有毒;B.氯气溶于水;
C.氯气与水反应.小帆和同学讨论后,对猜测B、C进行验证.
老师提供了两瓶氯气(如图),并提醒:把蒸馏水加入软塑料瓶…,反应后,再向瓶内滴加数滴石蕊溶液.
(1)请你参与完成探究实验,将下列报告中尚缺的内容,补充填写完整.
答案
实 验 步 骤现   象结        论
1.______软塑料瓶向内瘪,容积缩小.可能性结论:1.氯气能溶于水;
2.______
2.______紫色石蕊溶液有变红色的过程______
(1)软塑料瓶向内瘪,容积缩小说明内部气体压强减小,说明加入的物质吸收了氯气,根据结论氯气能溶于水,可知塑料瓶中加入的是蒸馏水,通过该实验还能推出氯气可能能与水反应;紫色石蕊溶液有变红色的过程,可知塑料瓶中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倒放在桌面上;由于氯气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反应物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已经有了1个氯原子、1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还缺少1个氯原子、1个氢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HCl;
(4)氯气有毒在做氯气的性质实验时为了防止中毒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莆田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崇明县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 验 步 骤现   象结        论
1.取适量蒸馏水,迅速注入软塑料瓶中,盖紧瓶盖后振荡. 
2.氯气可能与水发生了反应.
2.打开瓶盖,向瓶内滴加数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溶液.
推广使用含10%乙醇的汽油,目的是开发石油替代资源,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常温下乙醇是一种能溶于水和汽油的液体,能在空气中燃烧.制取乙醇的方法是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转化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和二氧化碳.另查资料知,纸张等含纤维素的物质也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总结乙醇的有关知识:
乙醇的物理性质:______,
乙醇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想利用身边的废弃物生产乙醇,你设想的生产过程是:______.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B.可燃性C.硬度D.熔点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作清洁燃料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碳酸钙高温分解制生石灰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下列说法中不是用来描述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
A.黑色固体B.白色污染C.银白色金属D.蓝色溶液
20世纪初,人们曾利用氧气密度比空气小得多这一物理性质,用氢气充灌飞艇,实现了人类在天空中飞翔的梦想,后来,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而多次发生艇毁人亡的悲剧.如1937年5月6日,齐格林飞艇刚要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葛喀斯特着陆,飞艇起火了,几秒钟后,2000000立方米的氢气发生了爆炸,36人当场死亡.现在人们用氦气充灌飞艇或气球,由此可替推测氦气具有______、______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