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例   解释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种类变化了B汞受热变成汞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的缘故C硫化

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例   解释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种类变化了B汞受热变成汞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的缘故C硫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例
   解释
A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种类变化了
B
汞受热变成汞蒸气
分子间间隔增大的缘故
C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
硫化氢分子有毒性
D
 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043溶液为黄色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构成氯化钠固体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在氯化钠溶液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汞受热变成汞蒸气,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是因为硫化氢分子有毒性,故选项解释正确.D、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043溶液为黄色,是因为所含金属离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举一反三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  )
序号
现象
解释
A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
水分子变大了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蔗糖溶解在水里
蔗糖分于比水分子小。
D
打气筒给气球充气
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已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A.3个质子,没有中子B.2个质子,1个中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D.3个中子,没有质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做一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变红,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到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有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作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氧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氧离子的质子数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