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舟山,10题)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

(2011年浙江舟山,10题)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浙江舟山,10题)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答案
D
解析
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因为氧化钙溶于水也能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错误;
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等.故选项错误;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2009·青岛)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
A.1.8g铝粉和1.8g铁粉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锌粉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江西,9题)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Cl KNO3B.SO3Na2SO4
C.H2CuD.Fe(NO3)2 AgN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江西南昌,14题)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Cl → KNO3B.Fe(NO3)2 →AgNO3
C.SO3→ Na2SO4D.H2→Cu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09青岛)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铁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D.镁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元素的种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09青岛)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A.1.8g铝粉和1.8g铁粉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锌粉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