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

(4分)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4分)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硝酸钾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答案
(1)增大(1分)(2)饱和(1分)52.4%
解析
(1)由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可以发现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
(2)20℃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故100g溶剂最多能溶解31.6g溶质,故放入120g溶质会有部分硝酸钾不溶解,所以溶液为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明100g溶剂最多能溶解110g溶质,故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0g/(100g+110g)×100%=52.4%.
故答案为:(1)增大;(2)饱和、52.4%;
举一反三
(6分)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a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3)在    ℃时a、b的溶解度相等,在此温度下15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      g。
(4)要使饱和的a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
C.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D.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40℃时Z的溶解度最大
B.温度由60℃降至40℃时,Y析出的晶体最多
C.40℃时,Y和Z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应该是60℃时,100g水中,加入50g X,得到溶质质量
分数为33.3%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水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在实验室里,水除了可以用来刷洗仪器,还可以       (写出一种用途即可);
(2)医院在给病人输液时,常使用0.9%生理食盐水,该食盐水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现要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生理食盐水,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
(3)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下图1所示的现象。

①2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上图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配制5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量氯化钠  g,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溶解     ②称量      ③计算    ④量取
(2)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P。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t1℃时,交点P的含义是        。
②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③t2℃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④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