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两溶液仍
题型:株洲难度:来源: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将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 C.温度小于t1°C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D.将t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
|
答案
A、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说法正确; B、将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甲物质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乙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溶液仍然饱和,故B说法错误; C、温度小于t1°C时,甲的溶解度曲线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下边,所以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C说法正确; D、将t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C,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小,都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
举一反三
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KNO3、NaNO2、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2)KNO3与NaNO2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 (3)NaNO2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误食NaNO2会引起中毒.可用如下的方法区分它们:60℃时,取这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固体没有溶解完的是______,固体完全溶解的是______. (4)若要使上述(3)中没有溶解完的固体完全溶解,应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5)如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能实现M、N间的相互
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______)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M点的含义是______ (2)温度高于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将甲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t2℃的等质量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多的是______物质. (5)在t1℃时,向100克的水中加入15克乙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若是饱和溶液,以下两空可以不填.若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要使它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则可以加入______克的乙物质;或是蒸发______克的水. |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______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根据如图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 (1)t2℃时A的溶解度是______. (2)t1℃时在120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______g水. (3)t2℃时向120 g含A的溶液中加入10 g固体A后恰好形成A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溶质A______g.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