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两个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10 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   (填序号)。
a.15 mL      b.8 mL      c.5 mL      d.3 mL
方案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两个充满SO2的300 mL集气瓶
中分别加入6 mL水和NaOH溶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答案
【反思与改进】S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10 mL水和10 mL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 mL的SO2完全吸收  d
方案二: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
解析
[反思与改进]由于SO2溶于水中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也会导致试管内气压减小,使塑料瓶变瘪,故填:S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10 mL水就能吸收400mL水,为了比较出明显的效果,需注入少量的水,溶解不了200mL的二氧化硫,应选3mL水,最多吸收120mL二氧化硫,故填:10 mL水和10 mL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mL的SO2完全吸收;d
方案二:SO2与NaOH反应后,瓶内压强变小,打开止水夹,有水倒吸入集气瓶,溶解余下的二氧化硫,故填: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丁同学将装置进行了改进,置B的作用是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故填: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
举一反三
(4分)张南同学为了验证Na2CO3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做了如下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3mL的Na2CO3溶液,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试管,溶液呈均匀的红色;
②再向此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提出问题]为什么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不产生气泡?
[猜想与假设](提示:试剂没有问题)
①Na2CO3溶液和稀盐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②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③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不是二氧化碳。
资料:①此Na2CO3溶液的pH 约为1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②NaHCO3在水溶液中受热不分解;
③酚酞试液在pH≥10时的溶液为红色,在pH≤8.2时溶液为无色;
[设计方案及实验]经过讨论大家首先否定了猜想①,其理由是。
对方案②和③进行研究,决定进行如下实验,首先把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分装成3支试管。请完成下列表格。

[解释与结论]张南同学开始时的实验,即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是(写方程式)。
[反思与应用](1)在不另取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能够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两种溶液吗?(填“能’”或“不能”)。(2)有些化学反应的产物与            有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某同学所做实验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生石灰固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a液面会盟(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成份的几种可能情况:对其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和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Ca(OH)2
丙同学猜想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只含NaOH ;丁同学猜想可能含有           
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哪位同学猜想是错误的,请分析原因是          
[物质鉴别]化学小组同学选用了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实验,鉴别甲同学猜想,并得出结论——氢氧化钙存在。请将鉴别的化学方程式填在下表中。
 
化 学 方 程 式
试剂1
                                                       
试剂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于老师为学生做了一个化学魔术实验“水中生火”,将装有氧气的试管,管口向下扣向烧杯底部,忽然底部管口处燃烧起火,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水中藏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理化知识解释“水中生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学过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后,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要用实验的方法通过相应的现象来证明氢氧化钡与盐酸也能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钡和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与实验》实验过程和相应现象如图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
    17.1 g
    17.1 g
    17.1 g
   滴加稀盐酸的质量
    5 g
    7.3 g
    10 g
滴加碳酸钠溶液后的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气泡
《讨论与交流》
(1)第一次滴加碳酸钠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第三次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钡之间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