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从而吸收二氧化碳。该过程中存在高温反应炉,要耗能,A错误;通过该流程图可知,氧化钙也可循环利用,C错误;分离指的是过滤,D错误。故选B。
举一反三
反应3H2+WO3W+3H2O中的还原剂是
A.H2B.WO3C.WD.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物 质
用  途
性     质
A
不锈钢
炊具
抗腐蚀性
B
洗涤剂
除油污
乳化作用
C
一氧化碳
气体燃料
可燃性
D
二氧化碳
气体肥料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CO2的性质。
提示:①忽略块状大理石中杂质对本实验的影响
②碱性碳酸钠溶液与中性氯化钙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如下图所示,装入药品,打开K,玻璃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导管口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关闭K,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反应能够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停止后,向a中滴入酚酞溶液,并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固体,充分反应后 a中溶液呈红色。打开K,待a、b中液面相平后立即关闭K,轻轻振荡b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最终b中红色褪去,此时b中溶液的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O2
B.C6H12O6是有机物
C.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中,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在混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出现白色沉淀
碳酸钠已被除净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未变
浑浊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C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红色褪去
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面
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