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G__

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G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G________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__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实验室不用A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原因是__________。
(4)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用Cu、O2和H2SO4作原料制得CuSO4,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
答案

(1)CuO  CuSO4  (2)放出
(3)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包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4)Ca(OH)2+Na2CO3=CaCO3↓+2NaOH
(5)先用Cu与O2反应生成CuO,再用CuO与稀H2SO4反应即得CuSO4
评分说明:第(1)小题写名称不给分;第(2)有错别字不给分;第(3)小题意思相近即给分,给分点为“CaSO4微溶于水”和“包在CaCO3表面”;第(5)小题答得分点为两步反应,对1步反应给1分,对反应物和生产物表达不明确的扣0.5分。
解析
分析:(一)本题是在推断出物质的基础解决具体问题的一道题目,问题设计覆盖面广.问题的突破在蓝色沉淀和A物质的高温分解上,在初中教材高温分解的只有碳酸钙的分解,因此A为碳酸钙,BC为CaO或者CO2.蓝色沉淀为Cu(OH)2
(二)对于E物质是黑色固体,在初中黑色固体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等物质,根据和硫酸的反应,可以判定该物质为氧化铜.这样往左推,可以和CO反应,从而生成CO2,从而C物质为CO2.B则为CaO,从而推出D为Ca(OH)2,进而可得F为NaOH溶液.
(三)对于碳酸钙不能和硫酸制取CO2,分析时一定要注意道理到位,语言精练.CaSO4是不溶于水的,沉淀在碳酸钙的表面,使碳酸钙与硫酸隔绝开来,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四)从铜制取硫酸铜,不能采取直接反应,而是建立在先转化为氧化铜后和硫酸反应,这样就减少了硫酸的消耗,同时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解:(一)问题的突破在蓝色沉淀和A物质的高温分解上,在初中教材高温分解的只有碳酸钙的分解,因此A为碳酸钙,B、C为CaO或者CO2.蓝色沉淀为Cu(OH)2
(二)对于E物质是黑色固体,在初中黑色固体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等物质,根据和硫酸的反应,可以判定该物质为氧化铜.这样往左推,可以和CO反应,从而生成CO2,从而C物质为CO2.B则为CaO,从而推出D为Ca(OH)2,进而可得F为NaOH溶液.Ca(OH)2+Na2CO3=CaCO3↓+2NaOH,2NaOH+CuSO4=Na2SO4+Cu(OH)2
(三)对于碳酸钙不能和硫酸制取CO2,分析时一定要注意道理到位,语言精练.CaSO4是不溶于水的,沉淀在碳酸钙的表面,使碳酸钙与硫酸隔绝开来,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四)从铜制取硫酸铜,不能采取直接反应,而是建立在先转化为氧化铜后和硫酸反应,这样就减少了硫酸的消耗,同时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故答案: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CuO,G、CuSO4.故填:CuO;CuSO4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 放出(“吸收”或“放出”)热量.故填:放出.
(3)实验室不用A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CaSO4不溶于水,导致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碳酸钙与硫酸不再接触,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故填:反应生成的CaSO4不溶于水,导致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碳酸钙与硫酸不再接触,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4)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5)可用Cu、O2和H2SO4作原料制得CuSO4,反应的过程是:将铜在氧气中灼烧后放在硫酸溶液中反应(用文字表述).故填:将铜在氧气中灼烧后放在硫酸溶液中反应.
举一反三
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A、C溶液都呈____色。
B是________
D是________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________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  (3)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确定猜想______ 一定成立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猜想____可能成立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氧气和氮气
B.用过滤的方法鉴别蒸馏水和蔗糖水
C.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Ca(OH)2溶液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F为黑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A、C、E三种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④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要收集得到较纯净的物质,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CO(CO2)——通过装有烧碱溶液的洗气瓶;②CO2(CO)——导出在空气中点燃;③O2(水蒸气、CO2)——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④KNO3固体(NaCl固体)——溶于适量热水中配成KNO3的浓溶液,再降温结晶;⑤铜片(表面的氧化铜)——用稀硫酸浸泡,再水洗、干燥;⑥铁粉(氧化铁)——用稀盐酸浸泡,再过滤、水洗、干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3)工业冶炼镁常用电解MgCl2的方法,反应为:
(4)写出第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