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星在春游时,发现农民伯伯撒在地里的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学校后

小明和小星在春游时,发现农民伯伯撒在地里的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学校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和小星在春游时,发现农民伯伯撒在地里的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学校后,就在实验室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的消失是挥发了还是分解了?
【猜想假设】:
①小明认为:碳酸氢铵受热挥发
②小星认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实验设计】小星在设计实验装置之前就否定了小明的假设,他的理由是______.接着,他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
(1)实验观察到试管口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______(名称)和水;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______(化学式).
(2)实验中生石灰和水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在存放时应______.
答案
【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分析可知:碳酸氢铵受热时生成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是蒸发现象;
(1)由于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能说明反应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依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的现象是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从而使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碳酸氢铵受热能够生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NH4HCO3
.
NH3↑+H2O+CO2
【实验反思】根据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以及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的性质,所以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低温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实验设计】生成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气体;
(1)氨气;CaCO3; (2)放热,使碳酸氢铵分解;
【实验结论】NH4HCO3
.
NH3↑+H2O+CO2↑;
【实验反思】低温密封保存.
举一反三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H2C2O4)与碳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受热的条件下也会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硫酸铜晶体,化学方程式为:CuSO4(白色粉末)+5H2O═CuSO4•5H2O(蓝色晶体)
【提出猜想】生成的氧化物中有H2O、CO和CO2
【实验探究】张亮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

(1)观察到A中______,证明生成物中有水.
(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______.
(3)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交流讨论】陈军认为:张亮不需要E装置也能推断出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陈军的观点?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理由:______.
陈军还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请指出该缺陷:______.
【拓展延伸】已知草酸与碳酸钠反应可以生成草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0%的石灰石,对样品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步骤Ⅰ.将过量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Ⅱ.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Ⅲ.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为100.0g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5.0g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10.6g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俗称绿矾,加热至高温会分解产生水、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绿矾分解产生的非金属氧化物作如下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猜想1:非金属氧化物为SO2
猜想2:非金属氧化物SO3
猜想3:非金属氧化物SO2、SO3
(2)设计与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
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同学们观察到如下现象: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绿矾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将其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C中溶液褪色.
①由以上实验现象,可否认上述猜想中的______(填数字编号);
②小明同学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绿矾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请你说出他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③小明同学打算向装置D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以证明反应产生了SO3,小红认为此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小红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④小红同学认为,在C、D之间连接图虚线方框内的装置,就可利用小明的方法证明反应产生了SO3.虚线方框内的仪器未画完整,请你帮她画完整并在装置图下的方框中注明药品的名称(气流方向:左→右).
(3)结论与思考:
①利用小红的改进装置进行实验时,当观察到______后(填虚线方框装置中的现象),再在D中加入______(填试剂名称),若产生气泡,也可证明反应产生了SO3;②FeSO4高温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我国的食品安全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这种工业盐常被一些不法商贩冒充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准备对从一家咸肉腌制品商贩家取来的腌制用盐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该药品的成分是NaCl
[查阅资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硝酸钠氯化钠
溶解性15℃时溶解度为81.5g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点271℃801℃
沸点320℃时发生分解,有氧气等气体产生1413℃,不易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未盖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小组同学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研究并证明该瓶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该瓶氢氧化钠溶液______.
[初步证明]该小组的同学认为猜想一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
[设计方案]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生成碳酸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瓶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