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7分)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7分)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l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1分)
材料二 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分)
(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1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1分)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1分)
答案
(1)葡萄牙、英国。(1分)
(2)肯定说: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华扩张。否定说:失败,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达到国家富强的目标。辩证说:一分为二地写出洋务运动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三种答法,任答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即可,2分)。
(3) 甲午中日战争(1分);《马关条约》(1分);抗日战争胜利(其他类似表述也给分)(1分)。
(4)加强海防意识和海军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协商、政治解决;坚持南海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抢占澳门;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至此,香港完全为英国所占有。
(2)材料中既提到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又提到了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的破产,故评价时要注意两方面去展开。肯定说: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华扩张。否定说:失败,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达到国家富强的目标。辩证说:一分为二地写出洋务运动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
(3)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从此开始,日本占领台湾达半个世纪,直到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怀抱。
(4)分析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由于明清时期对海防的忽视,导致清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洋务运动时中国组建近代化海军,但仍在战争中遭遇彻底的失败,最终导致国土的沦丧。而今,再次面临海洋问题的争端,我们吸取历史的教训,应加强海防意识和海军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协商、政治解决;坚持南海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度发动侵华战争,分别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抗日战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台湾的阿里山因红桧木而闻名于世。粗大挺直的红桧树确实令人惊叹!当看到许多红桧树被砍伐得只剩下树根时,导游告诉我们:日治(日本统治)时期,日本掠夺阿里山上稀有的红桧木材,运到日本国内。此时此刻,这些树根静悄悄地伫立在那里,像是要和我这个来自大陆的游客诉说那段被宰割、受辱的历史。时值天空下着阴冷的雨,雨顺着我的脸颊和那些静静伫立的红桧树根缓缓流淌,像是我们的眼泪……  
——摘自台湾旅游日记
材料二   如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期。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首次将“九二共识”写入报告。此次“习连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会晤)承先启后,对正处于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有推动作用,相信“习连会”将创造新的契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真诚期盼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摘自新华社香港分社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日治时期”始于什么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分)
(2)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材料二提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近代史上国共两党这样做的事情很多,除合作抗日外,请再举一个历史事件说明之。(2分)
(3)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是近些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增进互信的最直接体现。请写出为海峡两岸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2分)海峡两岸同胞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又是什么?(2分)
(4)请用一句话概述两岸共圆“中国梦”的含义。(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的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其惨境开始于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三: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四: 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工业是在哪一场运动中创办的? (1分)该工业体现了这场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 (1分)
(2)材料二中出现的现象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1分)
(3)新中国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分)
(4)材料四中这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是指哪场革命?(1分)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1分)后来,美国是如何“模仿”苏联的?(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挽联是人们为悼念民族
英雄邓世昌而撰写,邓世昌是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