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 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 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 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
(2)图2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2分)
(3)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2分)
答案
(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维新变法)(1分);思想启蒙(其他与题意 相符 的答案也可给分)(1分)
(2)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2分答出一点不得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需要先判断图一事物所代表的事件是什么。结合图片中的文字提示“大学堂”,可知这是当年“京师大学堂”的牌匾。京师大学堂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同时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2)题结合图片中的文字和内容提示:“中华民国”和对“帝制”的砍伐,说明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3)题结合图片内容来归纳:图一是封建等级社会中存在的跪拜礼,图二是辛亥革命革命后人们的称呼和礼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这两幅图片上还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在社会习俗的其它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男性的发式发生了变化,服装也发生了变化。以此可以看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举一反三
(8分)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一所陈述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1分)
材料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天演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上述思想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里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4分)
材料三 分析图片,回答问题:

(3)上面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分)
材料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992年***南巡时的讲话
(4)***所说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这一次讲话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为求“船坚炮利”,洋务派开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请列举两例(答出创办者和企业名称)。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3)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和目的上有什么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
(1).近代中国先贤们救国救民的原因是为了改变古老中国的苦难命运。       (  )
(2).中国先贤的救国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  )
(3).中国先贤用温和改良的方法,废旧立新,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  )
(4).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                 (  )
(5).先贤们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国时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侧重于制造和思想之争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的魔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奔走呼号,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旧制度,而且带来了现代的共和民主新制度;也开辟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新纪元。
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中的《“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
材料三 所谓立宪(君主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觉醒)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醒》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哪一运动践行了魏源的这一核心思想?(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使中国走上“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什么核心思想?(1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出了怎样的旗号?(2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并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