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2分)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2)根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影响?(2分)
材料三:“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民草击钟,经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吴佩孚
(3)吴佩孚的通电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的性质是怎样的?(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2分)
材料四: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当时的思想发展状况。(2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联系。(2分)
答案

(1)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军阀割据。
(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此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加上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颁发了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材料中的“大好河山任人宰割……莘莘学子……爱国……奔走呼号……其志可嘉……”这些关键词可以推出吴佩孚的通电针对的是当时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可以推出答案。《每周评论》是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北京创办的,是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举一反三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上述变化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戊戌变法的要求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
C.民国政府的提倡D.新中国的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中华民国十年”铸造的壹圆钱币,请你判断这一钱币的铸造年代,相当于公元的哪一年
A.1912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现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现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在近代(现代)的每一个关头,都需要作出选择;每一个选择,都确定着中国的走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临着是选择依附西方,任由民族危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争取现代化,还是选择救亡进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中国仁人志士们选择了后者。请说明近代中国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彻底的胜利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真正使得中国人民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2分)
面临着选择建设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还是选择资本主义,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中国仁人志士选择选择了前者。请指出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3)面临着选择照搬别国模式,以教条的态度建设现代化,还是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仁人志士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最终选择了后者。其中,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农村改革中采取了什么措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重新确立了什么经济所有制?(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材料五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他们为梦想所做的努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分)
(2)梁启超为实现19世纪末的政治梦想的实践是什么?(1分)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1分)
(5)从材料五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6)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告诉我们: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