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邦交正常化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成就,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所以说: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所以答案是B。
举一反三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
A.24届联大B.25届联大C.26届联大D.27届联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 各国的尊重。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太地区一直就是全球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博弈的核心区域。安徽省某中学同学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殖民时代的亚太]材料一近代印度著名民族解放***甘地曾说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
(1)结合近代印度和中国的史实,分析甘地为何说“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2分)
【争霸时代的亚太】材料二: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10亿最有才华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2)为了不使10亿最有才华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尼克松作出了怎样的抉择?1979年中美关系又有了怎样的改变?(3分)
【和平时代的亚太】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合影

(3)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行的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反映亚太各国之间的关系如何?(2分)
【聚集时事】2014年3月29日根据专家估计搜索失联马航MH370的任务,将成为航空史上最昂贵的任务,其费用预计将是5年前搜索法航失事班机的10倍。到目前有许多国家飞机舰艇卫星参与搜救。
(4)飞机是__________________工业革命的发明。(1分)多国参与搜救马航MH370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2分)该启示在二战中的成功范例是怎样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讯问,架起了中美民间交流桥梁。我们不禁忆起30多年前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
A.中美正式建交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等党和国家***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力的外部环境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D.决策者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