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材料三: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材料三: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
材料三: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949年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
8个
23个
16个
62个
148个
请回答:
(1) 在图一中两国***确定了什么原则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在这期间双方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分)
(3)材料二与哪一次国际会议有关?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建国后我国的外交形势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2分)
(2)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2分)
(3)亚非会议求同存异(2分)
(4)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外交由单边到多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问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有明确提示词:两国***、则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由此判断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可确定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
(2)此问识图题,观看图文“***与尼克松”联系课本所学知识,与此相关的事件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中国会见***主席,并于***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此问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的是亚非会议的相关史实。从题干中有明确提示词:是来求同、应该求同而存异,得出这次会议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
(4)从图一与苏联建交,材料二50年代建交的23个国家,图二尼克松访华到材料二中20世纪70年同中国建交的62个国家,可得出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我国建国初实行的是一边倒政策,单边外交。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事件,20世纪80年代148个国家,说明中国顺应历史趋势实行多边外交活动。
举一反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美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A.1971年B.1988年C.1950D.1979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迄今为止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亚洲运动会B.亚太经合组织C.奥运会D.世界贸易组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