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A.邓稼先B.王进喜C.***D.焦裕禄

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A.邓稼先B.王进喜C.***D.焦裕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邓稼先B.王进喜
C.***D.焦裕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故选D。
举一反三
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C.国际反动势力的破坏D.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
A.实事求是B.盲目求快,追求高速度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稍长一点的读者应该记得,很多问题在这之前公开谈论并不方便。…… 幸好一九七八年严冬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我也随之获得了生存的尊严。
——余秋雨:《山居笔记》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分别指的是我党历史上的哪两次重要会议?(4分)
(2)这两次会议有一点内容是相近的,请说出来。(4分)
(3)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各有什么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一五”计划建设时期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大跃进运动时期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