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保护进程做出贡献.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紧迫性.中国主题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意指二氧化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倡导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2)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______
A.臭氧层空洞         B.酸雨            C.温室效应
(3)我们应该积极实践“低碳减排•绿色生活”.请你分别选择一种恰当的出行方式,将序号填入表格中.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近处
短途______
长途______
(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2)、酸雨的危害极大,可破坏土壤的肥力、酸碱度,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使鱼虾死亡等,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长途时乘坐公交车或坐地铁,短途时采取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A;B
(2)B
(3)①;③
“在3月26日晚8:30~9:30熄灭不必要的灯光,为保护地球尽微薄之力”,这是今年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倡议.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跟随“地球一小时”活动来爱护自然,爱护地球.
(1)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并释放出______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____作用.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
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______.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如果你去天山,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从这段话可知雪莲生长的环境是(  )
A.低寒山区B.干旱的地方C.高寒山区D.寒冷的湖泊
请根据以下材料,简要分析生物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材料1:松树、柳树需要较强的光照,冷杉需要较弱的光照.
材料2:灯光诱杀昆虫.
材料3:鸡能忍受-40℃的低温约3h.
材料4:水稻生产1g干物质,需消耗400-700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