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地区浅色桦尺蠖深色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地区浅色桦尺蠖深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释放
回收
释放
回收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是一对                 。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蠖体色变深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         ,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              关系;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这种体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发育。
(3)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针对桦尺蠖的生活史,消灭桦尺蠖的最佳时机是在     时期。目前对它的防治主要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它们的天敌。这不利于保护生物的            。如果能利用鸟类和细菌等天敌来消灭桦尺蠖,就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这种方法属于             法。
(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应尽量减少       等燃料燃烧的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防治和处理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答案
(1)性状    相对性状        保护色           生物适应环境         自然选择
(2)变态发育 (3)幼虫       多样性      生物防治(4)煤
解析

试题分析:(1)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叫作生物的性状,如动物的体色、食性等,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所以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是一对相对性状;桦尺蠖由于具有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而得以生存,并产生后代,数量增多,这种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现象就是自然选择。
(2)昆虫的发育有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凡是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3)桦尺蠖是害虫,它在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防治农林害虫应提倡生物防治的方法,否则易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4)为了减少污染,所以要控制煤等燃料的燃烧。
举一反三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1)害虫种群中存在个体抗药性的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           作用。
(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来实现的。杀虫剂选择了害虫中具有             (即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即适者生存),而具有          (具有不抗药性)的个体死亡。这就是            。由此可见,生物的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所以说,           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               。颈的长、短性状的差异是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所以这些颈的长短是可以             的。
⑵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对长颈鹿的生存来说,长颈的变异就是             ,短颈的变异是           
⑶图③说明           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的个体被淘汰掉。
⑷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长颈鹿的变异的方向是          的。
⑸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           
⑹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朝着               方向逐渐进化,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澳大利亚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 (      )
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
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
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⑴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⑵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                     发育。
⑶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浅色桦尺蛾数量会       
⑷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体色称为      ,对于深色桦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十分有利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