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B.癌细胞分

“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B.癌细胞分

题型:东营难度:来源:
“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答案
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不会发生分化,分裂后形成的还是癌细胞. 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还是癌细胞.
故选C.
举一反三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的地震和海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在自然灾害面前,又增加了人为的因素,使受灾的人们雪上加霜.在灾区有大量的人们等着救助和治疗,面对以下情况,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现场有人失血过多,她是AB型血,医生应该给她输入 型血,你如果去献血,血站工作人员首先对你进行抽血检查,除检查血型外还检查血液中是否携带有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血站工作人员这样做 .如果病人需要受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构成细胞基本的物质,我们最好给他们补充含 较多的食物.
(2)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面对天灾人祸,我们为了保护唯一的家园----地球,我们在保护环境减少灾害方面应该怎样做?(答出1条即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每年我国政府都为刚出生的婴幼儿免费接种麻疹疫苗.去年,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的甲型H1N1流感(由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
(1)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能在人群中传播,它有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特点.
(2)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______免疫的特征,它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______.
(4)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在六月二日表示,世卫组织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正在接近第六级这一最高警戒级别,第六级意味着出现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暴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原体是一种______.
(2)这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它和其它传染病一样,都具有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3)这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______和______.
(4)我国主要采取了对来自疫区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等防控措施,这是利用了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5)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相关疫苗,不久将来可能对适用人群进行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疫苗相对于人体免疫系统来说属于______,它刺激人体产生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珍漫生命,增进健康,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试结合下列具体实例,回答有关问题:
(1)自2009年3月份安徽出现首例手足口病至今,全国手足口病患者已累计数万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粪便--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继续蔓延,专家建议:“要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对于发现的病例或感染者要严格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
(2)自青海玉树地震以来,卫生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灾区儿童进行了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强化接种,使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______,强化儿童对相应传染病的______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3)近年来,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不断增多,由于其危害大,难治疗,以致于人们“谈艾色变”.其实,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______习惯,阻断传播途径,就会有效的预防艾滋病.
题型:滨州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历史罕见灾旱,土地干裂,小春作物几近绝收.专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西南干旱的原因之一,而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升温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2010年,我国多省发生洪涝泥石流灾害,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农田被淹.除去自然地形的因素,人为的植被破坏亦是诱因.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
灾害过后,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容易蔓延而发生疫情,所以要采取一些诸如对环境消毒、隔离患者及为健康人群注射疫苗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流行.
在各种各样的灾难面前,人们用坚强与爱谱写了生命互助之歌,用科学和智慧续写生命的奇迹,同时也在冷
静地思索:人类该怎样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唯一的星球和谐相处.
(1)“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自然灾害之后,经常容易发生传染疾病,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______
A.近视眼     B. 高血压      C. 霍乱         D.龋齿
(2)如果发现灾区有人得传染病,应该及时把患者进行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______.
(3)参加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接种的疫苗和在人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______.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4)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有人生命垂危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次数是每分钟______次.
(5)有人提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避免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因为植物能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这些现象说明植物能______环境.
A.适应            B.影响             C.依赖.
题型:南岗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