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救、***、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施救.这种搜救方式利用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救、***、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施救.这种搜救方式利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救、***、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施救.这种搜救方式利用了声波传递______的特性.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固体或空气传给搜救人员的,搜救者在确定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时主要利用了人耳的______效应.搜救人员喊话的声音越大,声音的______越大,声音就会传的越远.
答案
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救、***、敲击声,来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固体或空气传给搜救人员的,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声音传到搜救队员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因为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搜救人员喊话的声音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信息,双耳,响度.
举一反三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振动,这种振动通过______,然后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假如你闭上眼睛,这两种昆虫从你头附近飞过,那么(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能听到甲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乙昆虫飞过
B.能听到乙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甲昆虫飞过
C.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能听见,但甲的声音更微弱
D.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听不见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人类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A.只要有发生器--声源就可以
B.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
C.必须有声源和声音的传播物质
D.只要有发声物和传播物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
关于双耳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耳效应就是两只耳朵产生的效应
B.双耳效应可以使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向
C.音响的双道立体声就是双耳效应的直接应用
D.双耳效应能使人有身如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