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Hz,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

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Hz,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Hz,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次.
答案
物体在1s内振动1次,称为1Hz.如果2分钟振动720次,说明120s振720次,那么在1s内振动了6次,称为6Hz,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听不到的.
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即1s内振动200次.
故答案为:6;不能;200.
举一反三
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______,鸟鸣声是靠______传到耳朵,而引起__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我们就听到了鸟鸣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属于神经性耳聋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耳蜗损伤B.耳廓损伤C.听小骨损伤D.鼓膜损伤
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振动,经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再传给______引起听觉.
据说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弦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然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是利用______的方式听到琴声的.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