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打钻工作在江苏省东海县行北村进行,这是一口设计直径为156mm,深5000 m,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进行中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

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打钻工作在江苏省东海县行北村进行,这是一口设计直径为156mm,深5000 m,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进行中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打钻工作在江苏省东海县行北村进行,这是一口设计直径为156mm,深5000 m,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进行中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向下发射平均速度为340m/s的超声波,20s后收到回波,则井的实际深度为多少米?
答案
解:h===3400m
举一反三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某次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 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3)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时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使耳朵贴近铁管听声.
实验结束以后,
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
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
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 =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 =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 =5100m/s.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雷达在搜寻目标时,接收到回波所用时间为1.2×10﹣4s,则此目标距雷达[     ]
A.36km
B.72km
C.18km
D.9km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的几种情况不能利用回声测定的是 [     ]
A.海洋的深度
B.对面山崖的距离
C.海底鱼群的位置
D.雷电发生处到听见雷声的人的距离
题型:福建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北京天坛天心石上讲话,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这是因为[     ]
A.讲话时没有障碍物,觉得特别洪亮
B.天坛特别安静,讲话时觉得特别洪亮
C.讲话时天心石发生振动,使声音变得洪亮
D.讲话时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加强了原声
题型:福建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