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站在河岸边,看到对岸岸边一棵树在水中的像,当他离开河岸6m时,刚好能看到整棵树的像,如图所示,小明的眼睛离地面为1.5 m,河两岸都高出水面1 m,河宽40

小明站在河岸边,看到对岸岸边一棵树在水中的像,当他离开河岸6m时,刚好能看到整棵树的像,如图所示,小明的眼睛离地面为1.5 m,河两岸都高出水面1 m,河宽40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小明站在河岸边,看到对岸岸边一棵树在水中的像,当他离开河岸6m时,刚好能看到整棵树的像,如图所示,小明的眼睛离地面为1.5 m,河两岸都高出水面1 m,河宽40 m,求树高.
答案
解:河水水面MN相当于平面镜,B、C为河岸,AB表示树高,
由图可知△CED∽△OCN,可得NO: CD= CN: DE,NO=×6m=4m,
MO=MN-NO=40m-4m=36m.
由图可知,△MA’O∽△NCO可得ON:OM=CN:MA’,MA’=×1m=9m
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MA=MA’=9m,
故树高,AB=MA-BM=9m-1m=8m.
举一反三
某激光制导的导弹打击目标非常准确,这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     ]
A.方向性好
B.单色性好
C.亮度高
D.易产生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_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_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_________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刚刚结束的深圳大运会上,许多比赛项目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地面的压力与不举杠铃时相比变大
B.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主要是由于铅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C.游泳时用手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题型:安徽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人从灯的正下方走过,灯光照射下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题型:湖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
A.小孔成象
B.影子的形成
C.日食和月食
D.雷雨天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题型:甘肃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