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写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了生活中的______;要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生活中的______就是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
(3)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光屏到透镜得距离应______.
(4)若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呈现烛焰放大的像,现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在光屏上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你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答案
(1)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严重不在同一高度;
(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即2f>u>f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即u<10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放大镜就是用此原理制成的;
(3)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减小,同时增大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
(4)根据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光屏上能成像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故答案为:(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2)10;倒立;放大;实;投影仪;小于10cm;放大镜;
(3)减小;增大;
(4)能;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光屏上能成像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举一反三
实验小组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观察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u/cm像的性质
13015
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
315倒立、放大的实像
45--正立、放大的实像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B.一定大于20cm
C.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首先在操作时应注意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______,且使______、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2)然后分别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______为止.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可能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选择多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做实验是为了______.
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
(1)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该______;
(2)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3)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应怎样观察所成的像,______;
(4)当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左上角,为了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蜡烛向______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