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9km,远地点高度是2384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为68.5°,绕地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9km,远地点高度是2384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为68.5°,绕地

题型:绵阳难度:来源: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9km,远地点高度是2384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周需要114min,卫星质量173kg,用20MHz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在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动能______,势能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卫星上发回地面的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m.
答案
(1)卫星在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相对距离增大,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2)由c=λf得:λ=
c
f
=
3×108m/s
20×106Hz
=15m.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15.
举一反三
某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如果它的频率越大,则它的波长______;如果它的波长越大,则它的波速______.
题型:大连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10月9日,美国两航天器先后撞击月球.如图甲所示,“半人马座”火箭撞月时,在月球上击起一点六公里高的尘埃,其中含有约二十五加仑的水.结果显示,月球上存在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1)科技人员是通过电磁波来向两航天器传递控制信号的,若该电磁波的频率为750 kHz,其波长是______m.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3.84×105km,则航天器即将撞月前,发出的信号约需______s才能传到地球.(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
(2)航天器在准备撞月减速过程中其动能______  (增加/不变/减少);它与月球的碰撞会产生大火球,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
(3)小明在网上看到图甲的航天器撞月图片之后,联想到在体育比赛中撑杆跳高运动员要落在厚厚的海绵垫上(图乙).根据以上现象,小明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撞击其他物体时,撞击力的大小是否与相互作用的时间有关?他猜想:可能与相互作用的时间有关.
小明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槽中盛放不同厚度的面粉,从相同的______,先后由静止释放同一只鸡蛋,落在面粉厚度大的槽中,留下较深的坑,鸡蛋完好无损;落在面粉厚度较小的槽中,鸡蛋破裂.在这里,小明是通过比较______看出撞击时间的长短.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收音机的屏板,图中的108MHz或1600KHz指所接收的电磁波的______,“FM”和“AM”为两个波段,其中______波段的波长较长.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橡皮绳的一端在水平桌面上振动时产生的波形图、观察此图可以知道波源的振幅是______cm,此波的波长是______cm、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无线电波和光波传播的主要区别在于无线电波(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不能反射B.不能通过真空
C.传播速度低于光速D.具有较长的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