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按合适的比例把豆料、清水放人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加热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某豆桨机的参数如下表:一次打浆要向豆浆机中加

(8分)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按合适的比例把豆料、清水放人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加热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某豆桨机的参数如下表:一次打浆要向豆浆机中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按合适的比例把豆料、清水放人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加热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某豆桨机的参数如下表:

一次打浆要向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清水共1.5kg,需13min完成加工过程,其工作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工作信息图可知:从第6min至第9min为第一段加热过程,求这段过程中豆浆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豆浆="4.0" × 103J(kg.℃))
(2)豆浆机正常工作完成一次豆浆制作,共消耗多少电能?
答案
(1)这段过程中豆浆吸收的热量是1.8×105J;(2)豆浆机正常工作完成一次豆浆制作,共消耗0.21kW•h的电能.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乙图可知从第6min至第9min为第一段加热过程温度从70℃升高到100℃,
这段过程中豆浆吸收的热量:
Q=cm△t=4.0×103J/(kg•℃)×1.5kg×(100℃-70℃)=1.8×105J,
(2)因为豆浆机工作时的功率是不同的,所以先要找到豆浆机在不同工作功率下的工作时间,然后利用W=Pt计算共消耗的电能。由甲图得出1100W和200W功率工作的时间分别为:
t1=5min+3min+3min=11min=11/60h,
t2=2min=1/30h,
总共消耗的电能:W=P1t1+P2t2=1.1kW×11/60h+0.2kW×1/30h≈0.21kW•h.
举一反三
(6分)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上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差/℃
0
1
100
200
300
500
电路中的电流/10-1A
0.00
0.01
0.64
1.42
2.29
4.17
请根据以上资料和数据说明:
(1)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                                                  
(2)根据热电流的特点,猜想并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电风扇、电烙铁、电磁起重机中,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是_________;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__________;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是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是因为电炉丝的____比导线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____相同时,电炉丝产生了更多的热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图所示电路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根据此装置现在的连接方式,可以判断它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因此所选择的甲和乙两段电阻丝的电阻大小应该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煤油_____________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实验前如果使两瓶煤油的__________、温度都相同,更便于观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压力锅是一种新型家用电器,集高压锅与电饭锅优点于一体,既安全又环保。图20是某型号电压力锅工作电路简图,右表是其部分参数。其中R1是主加热器,R2是保压加热器。接通电路后,开关s自动与触点a、b接通,开始加热。当锅内温度达到105℃时,开关S自动与a、b断开,并与触点c接通,开始保压,此时锅内水温不变,且未沸腾。现将3L初温为25℃的水加入压力锅中,接通电路使其正常工作30min。已知加热时消耗的电能有84%被有效利用,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电压力锅在加热状态时的电流。
(2)电压力锅多少秒后开始保压?
(3)电压力锅在此30min内消耗的电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