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20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20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20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暂凭杯酒精神   长:
(2)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
(3)谈笑有鸿儒   鸿:
(4)可以素琴,阅金经   调: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山/楚水/凄凉地
B.二十三年/弃置身
C.苔痕/上阶绿
D.何/陋之有
小题3: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诗是应和之作,刘禹锡与李白在扬州相遇时,李白有赠诗在先,刘禹锡用此诗相酬答。
B.甲诗虽有沉郁感伤,但也并不消极颓唐,结尾明显表露了豁达的襟怀和昂扬的意趣。
C.乙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全篇,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人的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D.乙文手法多样,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
小题5:作者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须符合《陋室铭》的文意。)(3分)
小题6: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殊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刘禹锡写此诗此文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乙文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3分)
答案

小题1:(1)增长,振作。  (2)出名,闻名。  (3)大。  (4)弹奏。
小题1:D
小题1:(I)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没有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翻译宜宽松记分)
小题1:A
小题1:例句一:居室不在宽敞华美,有君子居之则高雅别致。
例句二:居室不在高大宏伟,有高尚之士居住则不会简陋。
小题1:要点:内容上,喜欢抒发政治牢骚,叙写清冷生活,表达苦闷情绪;形式上,喜欢用曲笔(含蓄委婉的写作方式方法)叙事写景抒情。(能从写作内容或写作方法上总结出一个方面的特点即可记3分)
解析

小题1:考查文言词义。
小题1:D项中的句子是倒装句, “何陋”是“有”的宾语,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故应读作:何陋/之有
小题1: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小题1:A项中的“李白”说法错误,应为 “白居易”。该小题考查的内容较多,提醒学生要全方面掌握文言文和诗词。
小题1:仿写标准较宽,主要是理解“《陋室铭》的文意”即可。
小题1:要从内容、情感、语言、形式等方面考虑。
举一反三
古诗文默写。
小题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
小题2:庭下如           ,水中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3:白居易《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心理的诗句是                              
小题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10分)
小题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
小题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3: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4:       ,夜泊秦准近洒家。(杜牧《泊秦淮))
小题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小题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小题7: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小题8: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9:孔子说:“              。”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小题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小题4: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小题6:有的人,情愿作野草,________________。 (臧克家《有的人》)
小题7:其为人也,____________,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小题8: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论诗 赵翼                 【乙】调张籍 韩愈
李杜诗篇万口传,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至今已觉不新鲜。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江山代有才人出,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各领风骚数百年。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小题1:【甲】【乙】两首诗中的“李杜”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乙】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甲】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是否故意贬损?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