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作答)(10分)(1)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2)更深月色半人家,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作答)(10分)(1)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2)更深月色半人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作答)(10分)
(1)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2)更深月色半人家,          。        (刘方平《月夜》)
(3)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4)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5)力尽不知热,               。        (白居易《观刈麦》)
(6)***在《沁园春.雪》一词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沁园春.雪》一词中由上片写景过渡到下片议论抒情的句子“                           。”(***《沁园春.雪》)
答案
(10分)(每小题2分,有错别字、漏字、字序颠倒则该句不得分)
(1)背灼炎天光
(2)北斗阑干南斗斜
(3)人迹板桥霜
(4)一任群芳妒
(5)但惜夏日长
(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解析

举一反三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0分)
(1)扬子江头杨柳春,                 。
(2)               ,寒梅着花未?
(3) 何当共剪西窗烛,               
(4) 怀旧空吟闻笛赋 ,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 数声风笛离亭晚,                    
(7) 子曰:“            不亦说乎?”
(8) 学而不思则罔,               
(9)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千古名句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练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般哭哭啼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6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3)《观刈麦》一诗中表现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商山早行》中表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赠柳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小题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 ___”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 。(2分)
小题2:、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2分)
小题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⑶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巧笑东邻女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均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中,作者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来表达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而《观刈麦》中也有表达刈麦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