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夜到渔家【唐】张籍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注释:①张籍仕终国子司业故称。②宋人

诗歌鉴赏。夜到渔家【唐】张籍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注释:①张籍仕终国子司业故称。②宋人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来源:
诗歌鉴赏。夜到渔家
【唐】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注释:①张籍仕终国子司业故称。②宋人刘攽《中山诗话》评张籍诗说“张籍乐府词,清丽深婉,五言律诗亦平淡可爱,至七言诗,则质多文少。”
(1)简要分析“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对比手法,把行客夜到渔家而主人未归的焦急、无奈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表达了主人盼望渔人归来的急切心情以及看到渔人归来后的喜悦。颈联首句写行客因急切地盼望渔人归来而遥望竹林深处的村路,含蓄地表达了“行客”的焦急心情。等待已久,天色已晚,钓船渐稀,远远望去,沙堤之上,春风吹拂,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忽然闪现出,行客喜出望外。
(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阙画线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奇异的塞外秋景,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韩愈的《春雪》,完成后面题目。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生动传神,描绘了一幅充满情趣的图画,试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宋词,完成问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完成下列各题。
(1)“黑云压城欲摧”中的“黑云”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诗的最后两句引用了典故,试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水槛遣心》,完成问题。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共两首,这是第一首。诗人自上一年春定居浣花溪畔,经营草堂,至今已初具规模。水槛,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②去郭: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敞,开朗。③赊:长,远。④澄江句: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⑤城中,指成都。
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赏析“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此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