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回答问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
①前后如此______________
时朝廷虽尝禁止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①像;②这
3.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
4.有开阔的胸怀。(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课内精读】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如鹤云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之怡然称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表现作者情绪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中“私拟”的自然景物有哪些?并写出具体表现“神游其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三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摘自沈复《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作者的妻子。②盍:为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案头瓶花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觅螳螂蝉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其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亦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句。
(1)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
(3)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无意涉足官场。(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精读】
   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1)温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选段中写出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学了选文第④则之后你有何感悟?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类文阅读。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节选)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日:“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
【注释】①志:记。②居:过了。③故:特地。④蹉跎:光阴消逝。⑤昭炯戒:展示明显的警戒。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1)不亦乎____________
(2)李生之日_____________
(3)学而不____________
(4)王生益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
B.学者大忌
C.择善而从
D.是以谓“文”也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
B.可以为师/矣
C.盖/学贵善思
D.请铭之坐/右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题。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按原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
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相传为春秋时期(  )所作。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何焉 立有
B.公问其故 并驱如
C.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之僧哉
D.何战 域民不封疆之界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