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桃花源记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 (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2.下列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 (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4.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解释: (2)未果,寻病终。 解释: 5.阅读下面的古诗,对比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从《桃花源记》与《归园田居》对比来看,描写的生活有怎样的相同之处? (2)从《桃花源记》的主题来看,诗人为什么向往诸如《归园田居》那样的生活状态? |
答案
1.陶渊明 东晋 2.C 3.(1)走到……尽头。(2)邀请。 4.(1)田间小路互相通达,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2)计划还没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5.(1)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大致意思对即可) (2)《桃花源记》寄托的是作者的社会理想,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不可能实现,他只得遁世而居。(表述准确即可) |
举一反三
任座直言 《资质通鉴》 |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释】①魏文侯:名魏斯,魏国的国君。“文”是其谥号。乐(yuè)羊:人名。中山:战国时代的小国,在今河北省定县。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击:魏击,后继承君位,即魏武侯。③趋:礼貌性的小步走,表示恭敬。 1.解释下列画线字在字文中的含义。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 (2)我何如主 (3)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向者任座之言直”的“向”应选择的义项是 。 3.请用“/”给下面一句话断句。 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译文: 5.简答。 (1)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魏文侯对待任座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神、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 遗: (2)试用于昔日 于: (3)衡于虑 衡: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3.从【甲】文看,诸葛亮向刘禅举荐大臣的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由此引出贯穿全篇的用人思想是什么?(用未选部分的原文回答) 答: 4.【乙】文中作者认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 5.【甲】【乙】选段的作者均提出了治国的策略。【甲】文第一段强调了 【乙】文强调了 。 |
《唐睢不辱使命》 (节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画线词。 (1)秦王怫然怒( ) (2)以头抢地耳( ) (3)休祲降于天( ) (4)秦王色挠 ( ) 2、下面画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B、若为佣耕 若士必怒 C、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因使唐睢使于秦 D、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 生 ②不能自已 已 ③延年益寿 益 ④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尉。陈胜佐之,并***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吴广素爱人( ) (2)广故数言欲亡(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4)从民欲也( ) 2、下列各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尉 / 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两尉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 4、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