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     ) ②所欲有甚生者。(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上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4:“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小题1:①通“避” 逃避②比
小题1:贤人有这种本性,其实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做到不丧失罢了。②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小题1: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略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每句2分,共4分)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来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文章的主要观点来谈看法即可,言之成理,表达顺畅即可。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樊重:人名。 梓漆:梓树和漆树。
小题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2分)
之笑者(      ) ②时人嗤(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小题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选文,回答问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奎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奎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捍:保卫。③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小题1:(甲)文选自《孟子》,孟子,名   ,字          时期思想家。(3分)
小题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所欲有甚生者           (2)故患有所不
(3)能改心以事宋者皇上     (4)天祥泫然出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小题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小题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延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1)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       
(3)得为范公党人: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予尝古仁人之心安其能千里也
B.不物喜光先帝遗德
C.质何敢之先达德隆
D.者为之缩颈鸡犬相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句子。(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小题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小题5:细读选文,回答问题。(4分)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志向?(1分)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并请说明理由。(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节选自《吕氏春秋》)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其 所 以 不 得 之 乃 狗 劣 也 欲 得 良 狗 则 家 贫 无 以。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君致力于耕作 (        )       (2)人不 (         )
(3)非猎也 (          )         (4)百事也尽(       )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3分)
《庄子》故事两则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鵮,子知之乎?夫鹓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惠子                    ②搜于中三日三夜              
③非梧桐不止                  ④子非鱼,知鱼之乐?             
小题2:翻译句子。(3分)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小题3:第一则中哪两个字能够表现惠子看重功名利禄?(2分)
小题4:第二则故事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