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蒲福风级   ①风的级别,可用海陆之自然景物的“表现”予以表达:   ②海平如镜、“大漠孤烟直”时,谓无风,抑或0级风。海船轻摇,炊烟刚刚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蒲福风级   ①风的级别,可用海陆之自然景物的“表现”予以表达:   ②海平如镜、“大漠孤烟直”时,谓无风,抑或0级风。海船轻摇,炊烟刚刚可

题型:重庆市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蒲福风级
  ①风的级别,可用海陆之自然景物的“表现”予以表达:
  ②海平如镜、“大漠孤烟直”时,谓无风,抑或0级风。海船轻摇,炊烟刚刚可表示空气动向,为l级软风。软风,乃是慵懒得好似美人的风。乘2级轻风,帆船可每小时风行2至3公里,陆地树叶儿轻摇。海船微显簸动,树欲止而枝动摇,刮的是3级微风。微风,即文采未随风而逝的散文家苇岸在《立春》中写的“能够展开旗帜的风”。和风(4级风)起兮船涨满帆,行船非左倾则右倾,地面飞尘走纸。5级风亦名清劲风,虽清劲,帆却得下半杆,内陆湖面水波荡漾。
  ③强风浩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难见,缘于为减少受风面积,风帆已被艄公下放。看苍茫大地,细树摇晃,电线呜鸣,人在雨中行而撑伞维艰,这时乃6级强风焉。至若苍海茫茫,世人迎风行而不便,树木根不动而全身摇,此时已是“知劲草”之疾风也(7级风)。8级风就是大风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可见刘邦功成名就后的威风凛凛。
  ④烈风(9级)来时,屋瓦挪移,汽船航行维艰。万一10级狂风呼啸,汽船行动便有危险矣,树皮撕裂,农舍倒塌。至若暴风(11级)来时,汽船航行便愈加危险,幸好陆上暴风骤雨尚少,否则人寰楼宇损毁大焉。
  ⑤风进入12级,就成了飓风。多年前,读过一帧油画叫《九级浪》,画中那竖壁般的巨浪,描摹的就是飓风情景。飓风起兮白浪滔天,海上船只倾覆,人或成鱼鳖。好在泱泱大陆,罕见飓风。
  ⑥将风力分作12个等级,是英国海军大将蒲福的创造,这已是公元1805年的事。
                                (选自2001年4月《散文》海外版作者:杨文丰)
1.据本文介绍的知识,下面三段有关风的描写,各属哪一“风级”?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  )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2.文中画线的句子源自***诗词《浪淘沙·北戴河》,原文是“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作者为什么要把“都不见”改为“都难见”?根据③⑤两段中有关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在介绍8级风时没有描写海上或陆地上自然景物的具体“表现”,根据上下文,对8级风的情景作一简要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级  (2)4级  (3)7级或7级以上
2.***词中的“白浪滔天”是12级飓风,此时海上不可能有船只,所以是“都不见”;而文中写的是6级强风,海上不是没船,只是不能张帆,难以被看见。
3.树根微动,劲草尽折,屋瓦碰响,船行困难。(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藏羚羊跪拜》一文,回答问题。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选自2000年9月25日《新民晚报》作者:王宗仁)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根据文中有关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语段或句子写在下面横线处,并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中心,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章有关内容和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①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中学生知识画报》)
  ②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呜叫相迎,挥蹄致意。(《中国国防报》2002.5.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给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1.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句理解: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
A.思维缜密  B.洒脱飘逸  C.多愁善感  D.乐观风趣 
4.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探究——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6.情感体验——以“人生”为话题,写一个短小精美有内涵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造 心
毕淑敏
  ①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关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一一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
  ②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
  ③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黑无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洁酷寒,有的心是用丝绸造的,柔滑飘逸。有的心是用玻璃造的,晶莹脆薄。有的心是用竹子造的,锋利多刺。有的心是用木头造的,安稳麻木。有的心是用红土造的,粗糙朴素。有的心是用黄连造的,苦楚不堪。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谎言造的,百孔千疮。有的心是用尸骸造的,腐恶熏天。有的心是用眼镜蛇唾液造的,剧毒凶残。
  ④造心要有手艺。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一罐古朴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一枚机敏的心,感应快捷电光石火。一颗潦草的心,门可罗雀疏可走马。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杂乱无章。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一道半是细腻半是马虎的心,好似白蚁蛀咬的断堤。一朵绣花枕头内里虚空的心,是假冒伪劣心界的水货。
  ⑤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没有一片乌云,可以覆盖心灵辽阔的疆域。没有哪次火山地震,可以彻底颠覆心灵的宏伟建筑。【A】
  ⑥心的规模,也可能缩得很小很小,只能容纳一个家,一个人,一粒芝麻,一滴病毒。一丝雨,就把它淹没了。一缕风,就把它粉碎了。一句流言,就让它痛不欲生。一个阴谋,就置它万劫不复。
  ⑦心可以很硬,超过人世间已知的任何一款金属。心可以很软,如泣如诉如绢如帛。心可以很韧,千百次的折损委屈,依旧平整如初。心可以很脆,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yǔn(   )。
  ⑧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心灵,在暗夜狭路相逢。如果没有精心的特别设计,简陋的心,极易横遭伤害一蹶不振,也许从此破罐破摔,再无生机。没有自我康复本领的心灵,是不设防的大门。一汪小伤,便漏尽全身gāo(   )血。一星火药,便烧毁绵延的城堡。
  ⑨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⑩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造心当然免不了失败,也很可能会推倒重来。不必气馁,但也不可过于大意。因为心灵的本质。是一种缓慢而精细的物体,太多的揉搓,会破坏它的灵性与感动。
  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当它下水远航时,蓝天在头上飘荡,海鸥在前面飞翔,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会有台风,会有巨涛。但一颗美好的心,即使巨轮沉没,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
                           (选自《百年中国性灵散文》,有删改)
1.音形互注。
香消玉yǔn(   ) ɡāo(   )血  如绢如(   ) 充(   )
2.依据选文,下列关于“造心”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造心”必须选好的材料,比如必须选择“钢铁”“冰雪”‘丝绸”“玻璃”等。
B.方法不同,造就不同的心。而这“手艺”和“造心”的动机、态度无天。
C.外界事物的变化会影响“造心”,“造心”时要忽视这种影响。否则,“一丝雨,就把它淹没了”。
D.“造心”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坚持和努力,当中还可能有一定的“揉搓”。
3.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头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以蜜蜂造巢、蚂蚁造穴起兴,引出人类要塑造美好心灵的话题。
B.“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这里的“心”指人的精神世界,包含品格、智慧、情操等,在文中的意思是说只要人们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就将拥有事业上极大的成功。
C.结尾以船喻心,以下水远航象征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喻指美好的心灵亓丁以使人直面困难,承受挫折,永葆生命的活力。
D.本文意象新奇、联想丰富、文笔灵动,是一篇优美的富有哲理的散文。
4.根据上下文,在第五段末尾【A】处模仿造句(请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又说“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qū,黑)黑的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阳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驱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啊,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读第三段,若将划线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      ]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他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4.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雨的四季
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渺、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浙浙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地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春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秋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冬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抓住春雨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从第⑤段中摘录一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摘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