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难忘的游戏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难忘的游戏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难忘的游戏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一旁,呆呆地看着窗外。
  突然间,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啦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转过身来,把我搂到他的怀里,安慰我,叫我别怕。他慈祥地看着我,问道:“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打雷吗?”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摇摇头说:“打雷,不是雷公发火。这是阴电和阳电相遇时放电的结果,懂吗?”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两种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响了。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电可以通过物体间的摩擦产生,人们常讲‘摩擦生电’就是这个意思。夏天天热,云层飘动时与周围空气摩擦,就产生了电。有的云块带阳电,有的云块带阴电,它们相互吸引,当它们碰到一起时就发生放电,发出火光和声音。”
  爸爸的解释十分形象、生动,但我还是没有弄懂,随口就问道:“摩擦真能生电吗?”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请她剪个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璃板下。接着他就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竟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这个游戏叫做‘跳舞人形’,”爸爸认真地对我说,“绸布和玻璃摩擦就产生了电,电吸引纸人儿向上蹦!”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以产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发出电来点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学之路。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为了“科教兴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科学文化的教育多贡献力量才是!
1.本文题目是“难忘的游戏”,“游戏”的名称是什么?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处“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爸爸”笑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第13段画线语句中“出神”一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游戏”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跳舞人形,向“我”解释(说明)“摩擦生电”的道理。
2.笑老奶奶的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或“笑老奶奶的迷信。”)
3.“出神”形象地刻画了“我”看到小纸人儿跳舞时极其专注、惊异的神态。(意对即可)
4.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
5.“略”。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今天是你的生日?”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1、文章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对应的语句填空。
①以前的女孩: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后来的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前的女孩: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后来的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她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揣摩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
①“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句中加粗词语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加粗词语“溢满”能否改为“充满”,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写道:“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本段的景物描写中对应“心情明朗”的语句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参考“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为文章起一个题目,不超过6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女孩的故事让你读懂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父亲的爱 
  ⑴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⑵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⑶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症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置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⑷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太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⑸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⑹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到这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⑺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予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⑻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来听。
  ⑼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⑽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不知道怎样表达我。除非……
  ⑾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上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一句“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即要告诉读者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成熟的时候,这是我和我的兄弟最开心的日子。常常是这样,我们随便到什么地方去狩猎-他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谢廖沙!”我一本正经地喊他,等他回过头来,我便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于是他也开始窥伺我,假装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不引人注意的小花。但是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就是一片草地。许许多多的蒲公英正在开放,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可真是美!大家都说:“金色的草地,太美了!”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的时候,我返回家来,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我开始注意观察,傍晚时草地又变绿了。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原来它的花瓣都合拢了,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展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窜成拳头,黄色就包住了。清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因此,草地也就变成金色的了。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因为它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1.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全面准确地叙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出表现兄弟亲情的句子。你读这些句子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尾说蒲公英“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蒲公英“睡觉”“起床”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时的作者对蒲公英一直是最喜爱的吗?尽力从文中找一点文字作依据说明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问题。准天才的沉没
淡墨
  ⑴面试结束后,我跟老总说,我选择薛宜做实习生。
  ⑵小薛是个内秀的女孩:交代打印的文件,第二天页码排好整整齐齐搁在桌上;帮编辑部同事订盒饭,每个人的口味都问得清清楚楚;最叫我惊叹的是她修改的标题,很有感觉。这些惊喜,我背地里一遍遍跟别人说。
  ⑶但我还是派给小薛很多活儿,联系这个“牛人”那个“大家”。有一次,她脸红红地跑过来说:“抱歉,老师,韩某某我实在联系不到,他院里的人怎么都不肯提供电话。”
  ⑷“那就跟接电话的人讲,你十万火急,你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你很仰慕他,找采访过他的记者,给他的博客留言,去他的办公室围追堵截……”
  ⑸“好的,老师。”她轻轻说道。
  ⑹小薛的成长人人都看得到。
  ⑺来社里才5个月,她编了5篇随笔,做了4个人物专访,其中3个都是大家。她顺利转正。从此,小薛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大都市无情动荡,她却有了一方舞台,可起舞,可栖身。
  ⑻很快,社里下达了编辑部整改通知。现有的大一统格局被拆分为两个部门,我与生性懒散的老曾分别被任命为A、B部主任。
  ⑼可是小薛居然申请了去老曾的部门,她对我说:“老师,我决定离开你了。”我笑一笑,等待她把话说完。
  ⑽“离开你,因为你是太苛刻的一个人。所有的人都懒懒散散,无所事事,你却规定我按时打卡上班;所有的人都用公家的电话大聊特聊,我却在你的目光下,一个简单的问候也不敢打回家。你自己不提,但很多人告诉我,若干年前你就采访过郭某某,关系很好。为什么举手之劳都不肯帮?”小薛的情绪很激动。
  ⑾苦恼的是老曾。他不知拿这个小姑娘怎么办。一天,他乐滋滋地告诉我:“给薛宜找了个活儿,负责后期制作,外加拆阅读者来信。她内秀,心细,你说过。”
  ⑿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什么东西要被毁掉了吧?
  ⒀可薛宜茫然不觉。相反,她享受着没压力的生活。上午10点才来上班,下午4点下班。拆几封信,接几个电话,校校错别字,余下的时光,喝茶,浇花,聊天。与旁人都说说笑笑,除了我。从此师徒成路人。这令我始终没工夫说出想对她说的话。
  ⒁22岁时的我就像22时的薛宜。那时,我曾把自身的成败,寄托在“师傅”身上,索要包容、怜惜与庇护。
  ⒂可师傅说:“楚楚,冷漠是俗世的本性,除了父母子女爱人,没人有义务给予你深情。师傅终有一天会离开你,我的责任是教你谋生的本领,你的责任是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将来能不能立足,全靠你自己。”
  ⒃我记住了这些话,以后再有冲锋陷阵,再不似小女孩般抓住大人的手,哀哀求告。26岁,凭自己的能力在江城谋得立足之地。
  ⒄所有的言传身教,所有的求全责备,以此为源。
  ⒅工作太忙,薛宜渐渐淡出我的视线。重新注意到她,是两年后了。她扶着肚子,拎一个空水桶、一把扫帚走下台阶。我忍不住责备老曾,怎么还要孕妇做卫生?
  ⒆可要她做什么呢?写稿子,不能跑;寄包裹,担心重;接电话,抱怨喧嚣扰攘……
  ⒇准天才小薛,就这样在茫茫的人海中,沉没。
1.“我”为什么派给小薛很多活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⑽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⒆段和下列改句相比,哪种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改句:可要她做什么呢?什么都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本文,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礼物
  (1)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2)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3)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房门。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4)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5)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一万元建校费,一万元啦,到哪里去弄呢?
  (6)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7)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一万元人民币。
  (8)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9)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10)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出现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多寒碜人啊。”“妈,这是一座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来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有一个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上。望着支离破碎的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分析理解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中的“忐忑不安的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送给母亲的礼物是什么?是如何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文中第(5)—(8)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它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请写出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写“雕像”破碎了,请你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读全文,概括出本文记叙的故事发展的三个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本文后,你也许有很多想法,请谈谈你对文中“女儿送礼物”和“母亲的态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了《羚羊木雕》,又读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与父母和睦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