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由是感激  感激:
(4)及,如其所言    卒: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3:结合【甲】文,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请举出一例。(4分)
小题4:诸葛亮和刘备历来倍受尊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1)亲自 (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感动激奋 (4)死(每小题0.5分,共2分)
小题1:在战事失利之际接受了任命,在艰危困境之中奉命(出使吴国)。(2分)
小题1: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勤俭、清廉的忠臣。(意思对即可。2分)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游俊:“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答出一例即可。2分)(共4分)
小题1:示例1:欣赏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商极高。忠心耿耿,知恩图报。示例2:欣赏刘备。他能识人、会用人,不但具有极高的情商,还具有非凡的管理能力。(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3分)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所选词语为常用文言实词。解此类题,要调动平时积累,准确答题。解释文言词语一般要考虑到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如第(2)、(3)题就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注意的是,解释加点词一定要准确,避免只解释大意,造成丢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尤其要把句中的重点词翻译准确,如句子中的“败军之际”、“危难之间”等词语。还要注意语序的调整和语句的通顺。
小题1:此题考查人物品质和对人物的评价。解此题时,首先要理解正文的文意,再结合课外积累的对人物的认识,总结出人物的品质和后人对他的评价。注意一定要有具体事例。
小题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陈述见解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和通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2)此贞良死节之臣。 悉: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小题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4:文段(甲)中第③段,插入一段对先帝的追忆,用意是什么?(2分)
小题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孟子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2分)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4分)
“校园阳光艺术团”成立了,先祝贺你加入我们的社团!艺术团准备组织一次“走进名著”读书表演活动,决定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洞中历险》改编成课本剧搬上舞台。你想要扮演主角汤姆•索亚吗?闯过下面三关你就可以扮演汤姆了!
小题1:第一关:你了解剧本吗?请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填写读书摘要。(1分)
读 书 摘 要
类别:小说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                                    国籍:         
内容摘要:蓓姬涕泗横流地哀哀地哭起来。汤姆使劲全身解数去安慰她,但没多大效果。……
听到山洞外有人的声音,汤姆吼得嗓子都哑啦,可是不管用。他仍用抱着希望的语气跟哀哭的蓓姬说话;然而焦急地等待了好长时间,再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汤姆突然有了个主意。附近有些支道。与其闲着承受时间的沉重压力,还不如去这些支道探探路。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放风筝的线,把它系在一个突出的地方,他和蓓姬就此出发,汤姆领头,边摸索着走边放着线。走完二十步,这条通道就止在一个“断崖边”。汤姆跪下来往下摸,然后用手就便尽量往角落四周远处摸过去;他特别使劲往右边摸得远一点;……码远的地方,一只举着根蜡烛的人手,从一块岩石后头出现啦!……
小题2:你能把握剧中人的性格特征吗?请根据节选的内容,联系原著,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1分)
蓓 姬 伤 心 绝 望 哭 遭 遇,
汤 姆               找 出 路。
小题3:第三关:你具有表演力吗?如果你来扮演剧中的汤姆,舞台、灯光、化妆、背景全设置好了,假设你在黑暗的山洞中和蓓姬迷路了,你衣衫褴褛,饥饿不堪,浑身无力,没有谁来解救你们,面对伤心绝望的蓓姬,你将怎样劝说她呢?写下你设计的台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2分)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
A."屈原含冤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和照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薯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
小题1: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去一项,你会上去的一项是( )(1分)
小题2: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小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2分)
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
小题2: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的l000多张广场座椅,是用回收来的废弃牛奶饮料盒加工而成。除了做成椅子,废弃牛奶盒中的一部分还摇身变成了公厕内的免费卫生纸。以7000万人次参观世博会为基准,需要用掉生活用纸约2000吨,相当于7000立方米的木材。而使用牛奶饮料包装盒做成的环保生活用纸,将可以使几万棵树木免于被砍伐。
①请你从上面这段话中提炼出两条信息。(2分)
②针对上文中的主要信息,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或做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