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15分)材料: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学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

案例分析(15分)材料: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学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案例分析(15分)
材料: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学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抓,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给予了拘留10天的处罚。然而,他恶习不改,为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竟然发展到欲将邻居家10岁男孩李某骗至山湾偏僻处。李某不愿前行,王某遂卡其脖子,见李某呼救,又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
(1)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2分)
(2)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分)
(3)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分)
(4)王某由旷课开始,发展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中说明了什么?(3分)
(5)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王某的悲剧重演?(6分)
答案
(1)王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的行为是违法校纪校规的行为。(2分)
(2)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是一般违法行为。(2分)
(3)王某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是犯罪行为。(2分)
(4)“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一般违法,如若不及时改正,很快就会演化为犯罪。(3分)
(5)我们青少年应认真学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只要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答够三条即可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违反校规校级的行为主要是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的行为,这些也是不良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是对社会的危害较轻,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不够受刑罚处罚的条件,“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 ”是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是犯罪行为。
王某由旷课开始,发展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一个从不良行为逐步演变的过程,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一般违法,如若不及时改正,很快就会演化为犯罪。
“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王某的悲剧重演?”就是回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的问题,需要真学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等等。
举一反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公平的是
A.坚持教育优先发展B.规范个人收入分配
C.开拓网络交往空间D.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走在大街你会发现:在电线杆上、临街房屋的外墙上、电话亭等等涂有办证、贷款、黑车销售等的电话号码,对这种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方便了人们的需求B.是一种公益性的行为
C.是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D.是获得财富的合法手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我治理国家时会有心
无力。“法博士”对“德先生”说:没有你的支持,我有时因为鞭长莫及。这段话表明
A.生活中的调节只有法律和道德B.法律就是道德
C.法律调节的范围比道德范围广D.法律和道德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未满18周岁的公民D.未结婚的公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七年级(1)班的小刚在大扫除是,站在课桌上擦日光灯,不小心摔了下来,导致左臂摔伤,先后动了三次手术。小刚的父母几次要求学校进行赔偿,可校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们。小刚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
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