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972)对自然资源的解释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代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下列对自然资源认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972)对自然资源的解释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代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下列对自然资源认识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972)对自然资源的解释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代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下列对自然资源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然资源就是生物多样性
②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③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④自然资源永不会枯竭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
C
举一反三
自然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
①适宜的温度
②液体水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九七二年六月五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首次召开了由113个国家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全球性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和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人类已经开始自觉地与大自然握手言和、和平共处了。尽管我们在某些时候的某些事情上还显得野蛮粗暴和缺少诚意,但我们毕竟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伸出我们友谊的双手,大自然必将成为人类最忠实、最慷慨、最亲善的朋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人类为什么要与大自然握手言和、和平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     ]
A、在超市里推行实行塑料袋
B、外出时多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
C、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D、保护野生动物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请你说说资源枯竭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1年9月18日电: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旨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围绕这一主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组织开展4000多项主题科普活动。北京主场活动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节约保护水资源”。
材料二:中新广东网广州11月25日电:25日下午,“资源节约、垃圾减量、循环再用”大型公益环保活动在广州荔湾区启动,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广东省市环保宣教中心以及荔湾区各单位、街道、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代表等约4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为了配合全国资源节约活动,某校决定组织一次以“节约资源”为主题的课外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1)为这次活动拟出至少两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科技的角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几个金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