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A、B、C三图,回答下列问题。A台湾某月降水日数分布图              B台湾2008年的水平衡收支统计图C台湾的水系分布图(1)据图A描述台湾降雨

读A、B、C三图,回答下列问题。A台湾某月降水日数分布图              B台湾2008年的水平衡收支统计图C台湾的水系分布图(1)据图A描述台湾降雨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A、B、C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A台湾某月降水日数分布图              B台湾2008年的水平衡收支统计图

C台湾的水系分布图
(1)据图A描述台湾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4分) 
(2)分别说出图B中甲、乙两种损失的方式。(4分) 
(3)根据材料分析台湾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8分)  
(4)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图C岛屿地形特征的东西差异。(4分)
答案

(1)中部多,东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4分) 
(2)甲为蒸发损失;乙为河流径流入海损失。(4分) 
(3)纬度低,温度高,蒸发量大;岛屿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流急,迅速入海;水资源难以存储在岛内。(8分)
(4)东部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形成山地;西部在湿润气候条件下,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平原。(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中部多,东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
(2)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一部分变成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一部分为甲损失,可以看出甲损失为蒸发损失;河流径流量一部分进入水库和河流引水灌溉,一部分为乙损失,可以看出乙损失为河流径流入海损失。
(3)首先说出台湾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东西两侧为平原,地形狭小,起伏大;再说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台湾山脉东、西两坡分别为夏、冬季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形成丰沛降水;但因地势起伏大、面积狭小,导致河流短小流急,迅速入海,水资源难以存储在岛内。
(4)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的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发源于东部山地,东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高大山地。
举一反三
读某地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什么?死海所在地区地形类型是什么?(6分)
(2) 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3)分析图中海岸地区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横坐标为1-12月,纵坐标为某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
B.若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
C.若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
D.若曲线表示某河流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小题2: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某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曲线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B.若曲线为某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若曲线为某地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农产品产量在下降
D.若曲线为某地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地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安徽省是我国主要产棉省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全省棉花年平均种植面积为36.67万公顷,年均生产棉花35万吨,形成了淮北、沿江和江淮三大棉区,其中淮北棉区种植面积逐渐缩小。
材料三:淮北市是一座坐落在皖北地区,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能源城市。
(1)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主要差异及主要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3)“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小题1:图示黄河河段(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小
D.无凌汛现象
小题2: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Ⅰ为世界某区域图,图Ⅱ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I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一②、乙—①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