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共17分)1、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从表中可以看出,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共17分)1、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从表中可以看出,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共17分)

1、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年获得天文辐射最多的纬度在       。(2分)
2、南纬70°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的原因是(   )(2分)
A.该地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D.太阳高度极小
3、北纬50°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的日期是       ,(2分)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北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相差     卡/平方厘米,(2分)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
5、从上表看出,影响天文辐射量的因素有                 。(3分)
答案

1、赤道 (2分)  2、A (2分)
3、12月22日  (2分) ; 正午太阳度角小,且白昼为一年中最短(4分)
4、75(2分)   极昼时期日地距离不同(2分)
5、日地距离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长短(每空1分共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读“世界某区域及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图11),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此图表示_______ (1月或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表明海水温度分布特征有哪些?
(2)图中大洋西部乙海区和大洋东部丙海区处比较,等温线稠密的海区是        ,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是                        
(3)图中沿海地区或岛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为某一海域,其余为陆地,回答1—3题。

小题1:S—T之间的海域的洋流是
A.本格拉寒流 B.莫桑比克暖流C.加那利寒流 D.季风洋流
小题2:实际观测表明,P海岸降水明显多于T海岸,其主要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规律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小题3:P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②南半球比北半球陆地多
③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④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天气和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生产部门安排生产都有密切的关系,据
此回答27-29题。

小题1:在天气预报图中,甲、乙两个图的含义分别是                     
A.小到中雨、雾B.阵雨、冰雹
C.雷雨、台风D.大雨暴雨、沙尘暴
小题2: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理想日期是                          
A.4月至5月B.7月至8月
C.8月至9月D.9月至10月
小题3: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要排在11月份,主要是因为           
A.11月份假期多,人们休假在家有利普查
B.11月份气候适宜,便于普查
C.11月份昼短夜长,有利于晚上登门普查
D.11月份是农闲季节,有利于人口普查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2010年4月14日冰岛火山爆发,喷出大量蒸汽、烟尘,它们遮天蔽日,升到高达1100米的高空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9-40题。
小题1:冰岛火山爆发时,关于下列现象的叙述正确是                      
A.南极臭氧层空洞范围达到最大
B.华北平原的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C.东非草原的角马群正在向北迁徙
D.河南的农民工到新疆采摘棉花
小题2:关于此次火山喷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消亡边界,岩浆剧烈活动造成
B.火山灰已经进入了平流层
C.可能在冰岛引发洪水灾害
D.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