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气候而言的,指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气候而言的,指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气候而言的,指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
材料二:四川盆地多个气象站多年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昼夜温差各月的平均值。

材料三:图6 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4分)
(2)分析四川盆地远离海洋为什么成为了海洋性气候?(6分)
(3)为什么许多滨海的地方比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却是海洋性过渡气候?(6分)
(4)大陆性气候与大陆性过渡气候分界线穿越了哪些地形区?(5分)
(5)分析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9分)
(6)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什么成为了海洋性过渡气候而北侧的藏北高原却是大陆性过渡气候?(6分)
答案

(1)大陆性气候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分为东、西两块。东块在华南沿海,西块在四川盆地。
(2)因为四川盆地盆地北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使得四川盆地冬季不易受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而气温较高,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无论是看年平均日较差,还是看月平均日较差,变化都很小且<10℃,昼凉夜暖。因此四川盆地是海洋性气候。
(3)大连、天津、青岛和上海,冬天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的北风经常控制这些城市,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构成强烈的对比。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较大,所以这些滨海城市只能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4)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等。
(5)有利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和雨热同期使得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 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长。不利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夏涝春旱现象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季冷空气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夏秋季节台风带来水灾、风灾等。
(6)藏北高原地势高峻,四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雅鲁藏布江谷地在夏季受西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而藏北高原处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故降水少。
解析
此题关键是对材料中信息的理解并能运用,材料一对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区别做了详细的说明,学生理解后再结合材料二表格中的信息分析材料三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
(1)认真看材料三的图,可以归纳出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中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的区别,再结合材料二中表格数据来分析,就可以解析四川盆地远离海洋为什么成为了海洋性气候的原因。
(3)由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典型,导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较大。
(4)结合图6和中国地形区的分布来答,注意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区别。
(5)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从印度洋带来较多的水汽,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因而成为了海洋性过渡气候,而北侧的藏北高原四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是大陆性过渡气候。
举一反三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判断本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2分)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2分)
(3)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植被类型      ,该地区主要的水果有            (至少写两个)。(3分)
(4)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
(5)气候⑦在北美洲不如亚洲典型的原因是                     。(1分)
(6)若本图表示亚欧大陆,乙附近是                                (洋流)交汇形成的              渔场。(3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年3月21日(春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

2,4,6


 
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完成(1)~(2)题。
小题1:此时,山顶日照时长约:
A.10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
小题2: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
A.800米B.1000米C.1200米D.1600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东经120°经线沿线每平方千米植物物质量线、降水量线、年均气温等值线的统计示意图。完成20—21题。

小题1:图中表示植物物质量线、降水量线、年均气温等值线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小题2:关于A、B、C、D、E、F、G各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B处自然带的土壤类型是砖红壤②C处附近岛屿多地震等地质灾害③C、D、E、F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④G处缺少F处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G处比F处气温低、降水少⑤A处为地中海气候,水热较充足;南侧为海洋,北侧为荒漠,缺少植物⑥C、D、E、F位于南半球,A、G位于北半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5~6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接近90°,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小题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表为第23~29届奥运会的举办地点,据此完成3~4题。
届数
23
24
25
26
27
28
29
地点
洛杉矶
汉城
巴塞罗那
亚特兰大
悉尼
雅典
北京
小题1:当120°E6时日出时,七城市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汉城B.巴塞罗那C.悉尼D.北京
小题2:第28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气候类型与下列哪一个城市的气候类型相同
A.北京B.汉城C.巴塞罗那D.亚特兰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