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1月3日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指某时期气温与该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1月3日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指某时期气温与该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1月3日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指某时期气温与该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数值低于-6℃
B.Q数值介于0℃~2℃之间
C.南北最大温差为6℃
D.此时段最低气温位于M地
小题2:此时段,可能发生的是
A.内蒙古中东部遭受雪灾
B.渤海结冰范围较常年明显减小
C.长江下游河段出现冰冻
D.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现象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P地位于-6℃等值线的南侧,温度高,其数值高于-6℃;因北部最低值低于-6℃,南部最高值大于0°C,所以南北最大温差大于6°C;M值介于-6℃和-8°之间,不一定是气温最低的地点;而Q地受地形对寒冷气流的阻挡,气温较高,又因图中的等差距为2°C,外围的等值线值为0°C,所以Q数值介于0℃~2℃之间。故选B。
小题2:此时段为冬季,且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距平为负值,表明气温低于常年,所以内蒙古中东部可能遭受雪灾;而渤海结冰范围较常年增大;长江下游河段的气温仍高于0°C,不会出现冰冻;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常年,不会出现暖冬。故选A。
举一反三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某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某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甲中O、M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
A.1℃B.2℃C.3℃D.4℃
小题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图乙中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小题3: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小题4: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人为热排放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D.纬度差异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一国两制”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也势必会加快宝岛台湾回归大陆的步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六周年,某中学的黑板报开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反映香港真实状况的是
①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②是国际贸易中心    ③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和航运中心
④香港人多地少 ⑤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⑤
小题2:下列等值线图能正确反映台湾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和某月气温分布情况的分别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L地区等压线发生弯凸,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海陆分布B.海水温度
C.太阳辐射D.海拔高度
小题2:图中P地盛行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下图),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
A.3. 2B.3. 5C.3. 8D. 4. 1
小题2:下列对该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的变化规律自南向北递减
B.风速的大小与地形有关
C.山区风速变化最大,沿海风速变化最小
D.由沿海向内陆风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题3: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的差值。根据“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界线,回答:

小题1:全球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是(   )   
A.非洲大陆北部B.亚欧大陆东北部
C.北美大陆西北部D.澳大利亚大陆中西部
小题2: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纬西风的影响迅速减弱B.植被的覆盖率迅速下降
C.暖流的影响迅速减弱D.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共同影响
小题3:丙处水稻种植界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
A.有肥沃的黑土B.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
C.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D.气候湿润,水源丰富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