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IS=(F1-F7)+(F′7-F′1),其中F1与F7分别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F′7与 F′1分别表示7月盛行风向

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IS=(F1-F7)+(F′7-F′1),其中F1与F7分别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F′7与 F′1分别表示7月盛行风向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IS=(F1-F7)+(F′7-F′1),其中F1与F7分别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F′7与 F′1分别表示7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1月的频率。下图示意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IS)最大值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地北部闭合等值线内的“IS”最大值可能为
A.25B.0C.-15D.-25
小题2:关于a、b、c、d四地“IS”最大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四周地形封闭,冬夏季风不能到达,因此IS最大值很小
B.b地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明显,因此IS最大值很大
C.c地IS最大值较同纬度东部小,主因是植被茂密阻挡了季风
D.d地IS最大值较同经度北部大,主因是地形阻挡了东南季风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等值线的等值距为20,根据a地北部闭合等值线周边等值线的变化来看,是由四周向中心减小,a地北部闭合等值线的值应该为0,而等值线内的“IS”应是0~-20之间,所以最大值可能为-15。故选C。
小题2:根据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的意义理解,IS越小盛行风向1、7月变化越小,IS越大盛行风向1、7月变化越大 ,季风性越强。根据我国季风活动规律及地形等因素分析,a地属于季风区,A错;b地IS最大值很大,是因为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加上我国东部地势较平坦,冬夏季风明显,B正确;c地IS最大值较同纬度东部小,主因是地形阻挡了季风,C错;d地IS最大值较同经度北部大,主因是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D错。故选B。
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北美洲北部某月两条等温线的分布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洋流性质B.地形地势洋流性质
C.地形地势海陆分布D.海陆分布地形地势
小题2:两条等温线在图示地区出现的月份,下列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买至广州的航海线路顺风顺水B.澳大利亚东南部农民忙着播小麦
C.马达加斯加岛西侧河流正值汛期D.智利圣地亚哥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区通过钻探某一岩层得出的地质数据:黑点代表钻井位置,斜线左边数据代表井口所在地面海拔高度(单位:米),斜线右边数据代表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坡度在四地中最缓B.乙地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
C.丙地地下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丁地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为主
小题2: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则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戊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初期和终期等值线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甲地“初期”等值线向“北凸”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农耕区分布D.城市密集分布
小题2:图中等值距相同,则“终期”P等值线的日期是
A.12月1日B.12月16日C.1月16日D.2月1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若a、b、c表示一组等压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吹东南风B.②处风速比①处大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小题2: 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小题3:若此图为某地区的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
B.①②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
C.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D.在①处肯定能看见②处正在插秧的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地在河流综合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
A.养殖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D.立体开发利用
小题2: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下游地区植树造林B.在乙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D.修建和加固河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