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沙漠”。读下图“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正确叙述是A.呈环形分布,从沿海向极点逐渐递减B.大西洋

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沙漠”。读下图“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正确叙述是A.呈环形分布,从沿海向极点逐渐递减B.大西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沙漠”。读下图“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正确叙述是
A.呈环形分布,从沿海向极点逐渐递减
B.大西洋沿岸降水较多,超过55mm
C.大陆边缘受陡峭地形影响降水略多
D.大陆内部受顺时针反气旋控制,极度干燥
小题2:图中弧线AB为晨线,此时
A.北京正午日影较短
B.密西西比河正值汛期
C.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D.南非高原草木枯黄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定位能力,此图南极洲,学生必须熟悉南极洲的周边环境,首先,南极洲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越来越大判断东经,反之,西经,所以左为90°W,右为90°E。在此前提下,看图知道,太平洋沿岸降水量大,多大55mm,排除B。图中看出,降水量线呈现环形,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递减,而不是极点,排除A。南极大陆受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酷寒干燥,但高压在南极是逆时针旋转,排除D。图中看出在内陆降水量线稀疏,而沿海地区密集,反映沿海地区的地形陡峭,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降水多。故选C。
小题2:此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产生的意义。题中告诉,AB为晨线,南极洲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所以南极洲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是夏季,南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进入雨季,南非高原草类茂盛,而北半球是冬季,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此时,地中海受西风带,温和多雨。而对于日影,在一年中此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选C。
举一反三
读澳大利亚大陆年太阳辐射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图中各等值线数值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a〉b〉c>dB.a=k<b=j
C.k>j>i>dD.h>g>f
小题2:影响甲、乙两地年太阳辐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海陆位置B.地形、洋流
C.洋流、大气环流 D.纬度、地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和7月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云贵高原东部B.四川盆地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D.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西部
小题2:图中①地区冬经常出现冻雨天气,导致大部分公路路面结冰封闭,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B.受准静止锋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东南局部地区春雨开始期(实线)和终止期(虚线),图中“3下”表示3月下旬,“4上”表示4月上旬,其余类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第一句所描述的特点与下列地区最吻合的是
A.巫山地区B.南岭地区C.广西桂林D.杭州西湖
小题2:春雨期最长的天数可能是                                                        
A.61天B.71天C.81天D.91天
小题3:春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昆明准静止峰东移B.多热带气旋活动
C.华南准静止峰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12日我国首个太阳能热发电站正式运行。下图为我国太阳能平均总辐射量(KWh/m2)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约为  
A.1000KWh/m2B.1050 KWh/m2
C.1100 KWh/m2D.1150 KWh/m2
小题2:考虑综合效益,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建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是
A.甲B.乙C.丙D.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区域特征的描述正确是
A.图中区域内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向东流
B.河流干支流的流量较大,汛期长
C.思河镇降水较多主要是因为地处山地南坡附近
D.图中思河镇和各个城镇都是因水运而兴起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