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某地点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天球上的轨迹,回答图中小姑娘在每天北京时间12:44分观测到太阳处于上中天的位置,①②③是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的位置,三条弧线代表当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该图为某地点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天球上的轨迹,回答
图中小姑娘在每天北京时间12:44分观测到太阳处于上中天的位置,①②③是两分两至 日正午太阳的位置,三条弧线代表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若③位置时太阳高度为36°34′,小姑娘所处的位置是( ) A.(127°E,36°34′N) | B.(13l°E,30°N) | C.(109°E , 30°N) | D.(109°E , 60°S) |
|
答案
C |
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根据北京时间12:44,当地太阳上中天,即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44分钟,故判断当地的经度为109°E;图示③位置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
举一反三
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CB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小题2:读图中有关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是(60°W;20°S) | B.70°S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 C.北京时间是12时 | D.C点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 |
|
读图完成8—9题
小题1:关于图中字母L和S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表示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 | B.两者表示的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 C.两者表示的是南北极点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 | D.两者表示的是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 小题2: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球位于Q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大西洋 | B.当地球位于P点时,山东半岛地区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 C.当地球位于Q点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 D.当地球位于P点时,青藏高原上达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
|
河南登封县观星台(113°E,34°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星空变化。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10—12题
小题1: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填写方向)移动 小题2:每日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离观星台最近时的时间比北京时间12: 00小题3:若黄赤夹角变小,则夏至日时横梁在“长堤”上正午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A.向北变长 | B.向南变短 | C.向西北移动 | D.向东北移动 |
|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 小题2:当晨昏线从CD变化到AB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
|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完成1—2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四季的更替 | C.运动物体偏向 | D.地方时差异 | 小题2:图示季节内,P地 A.盛行东北信风 | B.正午太阳高度可能达全年最大值 |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 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