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比较图中A、B两处河谷地貌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该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比较图中A、B两处河谷地貌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该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图中A、B两处河谷地貌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4分)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6分)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4分)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小题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断面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道弯曲,横断面呈“U”型。(4分)
小题2: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6分)
小题3:2009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山区水土流失加剧,地表侵蚀切割强烈,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分)
小题4:沿河、沿海岸分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A位于河流上游,流速较快,故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多为“V”字型;而B位于河流下游,流速较慢,故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河谷则较宽广。
小题2:图示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故泥沙淤积,而形成冲积扇地貌;成因主要从流水沉积作用分析。
小题3: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林地、草地明显减少,而耕地增多,导致了水土流速加重,故河流含沙量加大,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导致了河口三角洲加快生长。
小题4:图示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下游和沿海平原地区,主要从地形、土壤、水源和交通等内容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区域发展的典型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如地势高低、局部地形、植被分布等,结合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分析,注意答题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举一反三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气候区的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进行研究,绘制出它们之间关系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问题。

小题1:岩石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少雨 B.高温多雨
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
小题2: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  )
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地理素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属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B.乙C.丙D.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冲积扇常常形成于河流的入海口部位。
题型:判断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该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 问题。(11分)

(1)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   _,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并分析其原因(5分)
(2)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2分)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           ,其原因是什么?(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
A.昆仑山北坡B.天山南坡C.帕米尔高原东侧D.盆地东部
小题2: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D.是流水沉积地貌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