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乙(36°54′N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乙(36°54′N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 月气温(℃)
9.3
4.7
7 月气温(℃)
17.1
25.7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10分)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 分)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 分)
答案

(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
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
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区域比较能力,比较中美两国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强调相似性,经济因素突出制约要素而不是原因阐述。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进行比较,突出两者相似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棉花生长有利的自然条件主要强调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强调影响对象是我国,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理事象分布图能力、地理事象分布的描述和阐释能力以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探究能力。本题要结合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年等降水量的分布大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主要由于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而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其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因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气温的分布和成因的比较分析能力,属区域比较类试题与成因探究题,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美国30°—40°之间的大陆东西沿岸,从表中数据可知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其形成原因冬夏季明显不同,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但受西风带影响明显,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且呈南北向,使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本题为世界区域综合比较类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一小题借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考查考生区域比较能力,第二、三小题借区域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其成因考查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在考纲中属中等偏上难度题,属理解层面的考查。
举一反三
每年从“冬至”开始,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 我国民间自古流传着许多数九、画九和写九的风尚习俗。下图中左图为古代某画九局部图,此图的画法是:“上晴下阴,左风右雨雪中心”,即把圆形“双鱼”图,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只画出一部分以表示当日天气状况,简明清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虚线框内(M处)所示两天的天气状况变化是
A.阴转晴B.风转晴C.雪转阴 D.雨转阴
小题2:右图中,可能出现左图N处天气状况的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每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小题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下列诗句描述的情境,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B.黄梅时节家家雨C.千树万树梨花开D.清风细雨湿梅花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地最可能的天气状况是
A.连续性降水B.狂风暴雨 C.温暖晴朗D.高温晴朗
小题2:最可能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是
A.甲B.乙 C.丙D.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不同天气系统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暖锋过境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