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A.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山

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A.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
A.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植被: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土壤:沼泽土-黑土-荒漠土
D.农业:种植小麦-放牧牛羊-采伐森林
(2)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各个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东北平原—____________;大兴安岭—____________;
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_;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边缘—____________。
(4)上述环境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5)内蒙古高原如何防治环境问题?绿洲如何防治环境问题?
答案

(1)C
(2)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沿海 内陆
(3)黑土受冲刷,表土流失 森林减少,环境恶化 草原退化和荒漠化 绿洲荒漠化
(4)人类活动不合理
(5)草原区规定合理载畜量,实行划区放牧,轮流打草,并积极建设人工草场;绿洲区要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建设绿洲内外防护林,或用草沙障固沙。
解析

气候变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植被:森林草原-森林-典型草原;农业:种植小麦-采伐森林-放牧牛羊;东北平原由于开垦坡地,使黑土受冲刷,大兴安岭存在林区过度采伐而使森林减少,内蒙古高原由于过度放物而荒漠化,绿洲由于过度樵采而荒漠化。根据两地区荒漠化成因进行治理,草原区防治措施是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划区轮牧;绿洲区要建设内外放护林,合理利用水资源。
举一反三

读新疆某山地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回答:

小题1: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A.aB.bC.cD.d
小题2: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一般是冬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 ℃。完成:

小题1:植物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丙、甲、乙
小题2: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
A.30°S,118°EB.23.5°N,130°EC.44°S,173°ED.30°N,118°E
小题3:该树生长地区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D.温带草原带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

小题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
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
小题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5是“某区域自然状况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小题1:图示信息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小题2:若该区草原过度放牧,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    ②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盐碱化
③风沙侵袭,荒漠扩大       ④草原消退,引发草原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图中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10~12题。

小题1:图2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A.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C.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小题2: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A.③①②B.③②①C.①②③D.①③②
小题3: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河南省B.吉林省C.安徽省D.福建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